為什麼兒童需要學哲學?

作者: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所有做投資的人都應該要讀哲學。《苑文其詳》首次結集出版。購買請點

許多人問我,你不是學哲學的嗎?那麼,為什麼你能夠解讀各式各樣的新聞呢?聽到這種問題,我總是說,哲學思想是萬學之母,而思想像是一個工具,可以把所有信息,轉換成為理解的對象。

不要以為理解新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新聞其實是有觀點的。這些觀點是別人的哲學,而解讀新聞,其實就是讓自己的觀點,融入解讀新聞的過程。那麼融入自己觀點的新聞解讀,又有什麼用呢?

解讀新聞=理解他人的觀點

用處可大了!如果你被別人的觀點說服了,那就學起來。如果你看別人觀點有問題,那就想想自己觀點,然後說出來,最好寫出來。對於這個跟別人比較觀點的過程,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這就是教育。我們都知道所有人都應該受教育,但對於什麼是好教育則各說各話。我認為,受教育的硬道理,就是讓受教人自己參與學習,看到好的,學起來,看到不好的,說出哪裡不好。教育就是訓練人的思考與表達;所有人都不例外,尤其是兒童。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而哲學是思考的活動。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兒童哲學就是未來主人的思考活動。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孩子們的思考深度,就是我們未來的視野;他們的思考廣度,就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他們思考的習慣,就是我們未來的素養;他們思考的主軸,就是我們未來的樣式。

兒童哲學的功能不但能夠促進整體社會的進步,也是培育一個孩子獨立心靈、自主意志與自信心的過程。對於這一點,家長們也逐漸注意,伴隨著社會開放,科技進步與多元發展下,孩子已經不再是在教育中的被灌輸者,而是啟發中的理念供應人。孩子的理念需要被啟發,已經是近年來的全球共識了。

廣告

兒童也在分析,邏輯從小建立

這也是為什麼,兒童哲學的課程逐漸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尤其是落實這個理念行之有年的歐美國家。社會與學校各個層面都設置與發展兒童哲學班,並且成果斐然,蔚為風氣,幾乎成為先進文明的指標。在發展兒童哲學的風潮中,伴隨著英美國家與歐陸國家不同的教育文化,他們操作出兩種不同型態的兒童哲學。

英美國家,強調分析,因此在他們的兒童哲學課程裡,為孩子提供各式虛擬情況,讓孩子們分析這些情況。教學的方式主要是給一個情境脈絡,然後讓孩子能設身處地去思考在這個情境中,如何面對困難與挑戰。雖然是虛擬的情節,但是孩子們會從做遊戲的方式學習,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以講求說理與論辯為主的歐洲兒童哲學裡,課程專注的內容,針對與生活相關的各種人、事、時、地、物,與孩子一起討論、論辯與反省。

讓兒童說自己的故事

這兩種方式雖然有差別,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讓兒童練習說出自己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其實很神奇,因為這是啟發個人各式能力的訓練。思考與表達自然是重點,不過發揚想像力與同理心更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對於這些關鍵能力的培育,兒童哲學分別從思考、推理、表達與反省四種不同的哲學活動,讓大家明白訓練兒童說故事能力的重要性。

當我們帶領孩子閱讀故事時,先讓孩子們理解故事內容,然後讓他們設身處地想一大堆,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這個人要面對這件事?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這個時候?為什麼那時候我會在這個地點?為什麼我需要這些東西?經過引導,孩子們自己會發現,原來重點不是答案,而是養成提出問題,以及嘗試回答它們的習慣。

當思考的課程針對人、事、時、地、物提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們,思考是有規則的。這些規則來自推理,尤其是孩子們自己推演出來的道理。透過推理,孩子們會發現,運用邏輯推理,有些問題能夠迎刃而解。不但如此,當答案出現的那一剎那,就像是靈光乍現,能夠讓孩子忍不住驚歎「A-HA!」。這驚歎其實是快樂與滿足的表達,就像我們面對數學題目,經過思考與推理,得到解答時一樣地快樂。

理性的力量讓孩子們感受到思考樂趣的同時,他們會在高興的心情下,以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快樂的狀態。學哲學會讓孩子進一步,針對這些狀態,發展更為寬廣的脈絡。在這些脈絡中,孩子學會從最穩健的方式,一步一步追求智慧。言語的表達,脈絡的建構,以及智慧的追求這三者,讓孩子以自主的精神,發揮自信的力量,說出自我肯定的故事。

讓孩子自主追求智慧

一旦孩子們對於追求智慧這件事逐漸發生興趣時,這時候,教師可以開始介紹哲學家,讓孩子們能夠透過反省,將哲學家的想法放入他們的生活世界中。在逐步理解偉大的哲學理念時,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展開與理念的互動,讓自己的想法進入哲學家的理念世界裡,做比較,做說明,甚至做解釋。哲人與孩子之間,相互參照,共同為理念的互動,發揚求真的精神。

兒童哲學就是讓孩子們在綜合各種理念的同時,以輕鬆有趣又充滿創意的方式,理解思考、推理、表達與反省這四種哲學活動,是達到智慧人生的基本能力,也是進入幸福殿堂的鑰匙。這是真正的教育,其結果是豐富的,而且其過程,是快樂的。

更多苑舉正教授文章,請看〈法意團隊苑文其詳專欄

★延伸閱讀★
對沙烏地阿拉伯新太子的觀察
英國脫歐談判的困境
法國正在發生第二次大革命嗎?
英國大選與消失的新自由主義
以阿「六日戰爭」50年
民主退潮下的索羅斯

【作者簡介】苑舉正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兼任台大哲學系系主任。精通中、英、法語,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1981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1983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攻讀哲學,獲得哲學學士(1984年)、哲學碩士(1988)以及哲學博士(1995)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