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 in May」賣在五月有影無?數據會說話

作者:歐斯麥

華爾街諺語「Sell in May and go away」最早書面記載於1964年《英國金融時報》,表達的是每年5月前後夏秋之際時,市場往往開始走弱,而諺語的後一句則是「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September」,表達進入冬季後行情將有所好轉。

2002年Bouman和Jacobsen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文章,針對37個成熟與新興市場 1970至1998年的MSCI再投資指數進行研究,對比當年5至10月和當年11至次年4月的指數漲幅,發現除了阿根廷和紐西蘭外,其他35個市場都存在「Sell in May」效應,尤其以歐洲最為明顯,英國股市「Sell in May」效應甚至可以追溯至 1694年。

而Andrade Chhaochharia 和 Fuerst (2013)延續之前的研究,將之前樣本研究時間拉長至 1998至2012 年,結果發現這37個國家全部存在「Sell in May」效應。

若我們統計從 1970 年至今美國S&P500、日經 225、恒生指數、德國DAX、 臺灣加權指數的漲跌幅,可得如下結果,亦可得出「Sell in May」的結論。

有海外研究認為,季節、假期等對情緒的影響是主因。Bouman and Jacobsen (2002)發現夏季假期更長的國家「Sell in May」現象更為明顯,認為假期因素可能對投資者風險偏好或流動性產生影響。Kamstra, Kramer and Levi (2003)研究發現「Sell in May」效應與季節性情緒擾亂有關,白晝時間縮短使得投資者情緒容易低落,增加風險厭惡情緒,因而使得夏秋兩季股票收益率偏低。Cao and Wei (2005)研究則認為是溫度的變化使得投資者情緒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股票收益率表現。(太熱煩躁容易賣出股票?)

廣告

我個人認為,台股「Sell in May」效應應該源於基本面。

一是 5-10月處於基本面驗證期,市場面臨的考驗變大。以外銷導向的電子業及其他各產業,每年第三季開始反應歐美聖誕旺季而出現提前拉貨效應,而11月15日公布第三季季報後,一直要到隔年3月底才能看到第四季財報及年報,而每年年初及過年前從央行的數據資料可以看出整體資金充裕,財報數據空窗、資金充沛再加上新的一年業績展望的樂觀預期,易出現春季行情。

但隨著4月底第一季季報出爐,業績出現驗證,歐美大型法人在第一季財報數據公布而調整完投資布局後,自然沒有新的資金進場,造成市場的資金動能趨緩。

台股近幾年的情況,我們可以用以下這張圖來說明,可以看到我標示的綠色箭頭都是從2010年至今2017年的每年4月底當週位置,可以看出近幾年來5月過後3、4個月的走勢,還是以偏弱居多,也就告訴我們,在資金配置上,過了5月應該要多方部位可以減少一點,多頭避險部位可以增加一些。

★延伸閱讀★
HBO「成為華倫巴菲特」紀錄片教投資人的4件事
一步一步跟著做 搭上董監改選順風車
一年四次的MSCI季度調整,好豆腐不吃嗎?
房地產重挫該買進嗎?從這點判斷就對了!

【作者簡介】歐斯麥
是多年投機客,也是雜學家,法意(PHIGROUP)專欄作家。對理工商法皆有涉獵,喜好研究經濟策略、制度與趨勢變化,也熱愛美食美酒文化。
著有:《正宗多空:法意群俠台股攻略》、《常勝台股:千萬部落客“九勝一敗”獲利全圖解》

歡迎加入法意粉絲頁
更多新聞解讀: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