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將脫離郭台銘 1 人決策、邁向這 9 人共治!可能面臨的 3 大營運挑戰

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在董事會下設立 9 位經營委員會,成員包含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鴻海副總裁暨財務總長黃秋蓮、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等人。

鴻海集團創辦 45 年來,第一次自辦法說會,今日(6/11)於土城總部舉行。董事長郭台銘並未出席,會議交由 4 位董事候選人主持,包含鴻海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S 次集團總經理暨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副董事長李傑、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接班人議題,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在董事會下設立 9 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成員包含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鴻海副總裁暨財務總長黃秋蓮、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等人。

未來,各項決議會先透過 9 人小組討論,再交由董事會的董事們做最終決定。「新的運營模式,思考將更細膩、全面,繼續領導龐大的鴻海集團,」劉揚偉說。

鴻海採取 9 人經營小組,與外界的猜測如出一轍。《郭台銘霸業》提到, 郭台銘的領導風格較強勢,鴻海的決策基本上是郭台銘說了算,集團內很難有人可與之相提並論,更不用說推舉一人來統合鴻海。 因此,當郭台銘退位之後,採取集體領導或許是最有效且公平的方式。

另一方面,郭台銘曾公開坦言,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是他最崇拜的企業家,不難想像,鴻海 9 人經營委員會,就是仿效台塑 7 人小組。組織變革管理大師伊恰克‧阿迪茲(Ichak Adizes)指出,「企業要經過授權,才可以度過青春期;而企業在壯年期時,最適合分權。」鴻海正處於壯年階段,在企業內擁有諸多大將的前提,避免誰不服誰的問題或衝突,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團體管理的方式,達成共識與結論。

廣告

對現階段的鴻海來說,集體決策或許是最好的營運模式,但群體決策也存在幾個問題。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梁定澎在《決策支援系統與企業智慧》中提到 3 大挑戰: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劉揚偉也表示,未來集團將每半年定期舉辦法人說明會,並由未來的新任董事長向投資法人說明營運方向。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