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買低賣虧很大 經部擬調整油價公式

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 ╱台北報導】 中油昨(26)日舉辦「2015年石油市場之變革與展望」研討會。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國際油價從去年下半年至今跌逾60%,從去年每桶110美元高點快速下跌到現在剩40美元,但目前油價機制僵硬,生產成本與調降指標間存在明顯落差。 楊偉甫說,中油從採購原油到賣給消費者,約有2∼3個月的落差,隨著油價持續下滑,常常是高買低賣,未來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為此,中油、經濟部正在檢討油價公式,研擬調整油價機制,尤其是中間的機制跟結構,但目前沒有時間表。 楊偉甫致詞時指出,石油燃料是各項食衣住行的來源,台灣對石油的依存度更高達99.98%,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台灣,加上中油須負擔國內汽柴油穩定,須有石油安全存量,但目前的油價機制僵化,原油採購成本與調降指標存在明顯落差。 國際原油價格從去年每桶約110美元高點快速下跌,然而在現行油價調整機制下,國內汽柴油訂價是反映最近1周國際油價變化,但原油從採購、裝船、運輸、煉製成汽柴油到銷售約2∼3個月,導致成本與調價指標間存在明顯的時間差。 楊偉甫認為,台灣能源價格明顯低於其他主要國家,造成推動節能減碳誘因不足,因此能源價格應該合理反映成本;訂價上應考慮到能源結構跟固定資產投資等,才能讓有限資源達到最有效配置,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不過,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原油價格波動,長期來說會取得一個平均價格,像去年開始一路往下的情況很少見,現行的浮動油價公式已運作7、8年,不需要為了現在「非常極端」情形改變,且「經濟不會那麼爛,會回頭」。 吳再益說,油價公式成本與調價指標有時間落差是「實務」問題,從中東運油到台灣就算飛的也要時間,以前原油價格一路往上時,也沒有要調整結構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