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年】「港漂」的告白,誰是香港的未來?

【香港回歸20年】「港漂」的告白,誰是香港的未來?

當中國菁英來到沒有邊界的香港,從就學、就業、成家,參與一場典型資本主義社會的開放市場競爭。優勝劣敗之後,這群新香港人,會是未來香港社會的中堅嗎?

2001年的一個褥熱夏夜,是安徽長大的耿春亞在香港的第一晚,睡在深水埗唐樓僅容得下一張單人床的劏房(見小辭典)裡,窗外閃爍著霓虹燈,樓下流動著皮條客及流浪漢,讓他一夜難眠。當時他只有22歲,是北京清華大學到香港城市大學交換兩個月的大三生。

隔日一早,他走路到九龍塘的學校上課時,沿途都是漂亮的別墅豪宅,他瞬間體會了深水埗與九龍塘的15分鐘腳程,就是香港天堂與地獄的距離。

「那兩個月讓我決定在香港創業,」這個典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光亮讓耿春亞神往。他感覺只要足夠努力、願意付出代價,就能在這個城市得到自由。

2002年他透過專才計劃回到香港城市大學攻讀半導體材料工程碩士,2004年畢業就在香港科學園區創業。2009年拿到香港身分後,成家立業,將在內地的父母接來,一待就是15年。

現在,他是香港一家互聯網新創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九七後的新香港人

像耿春亞這樣的「新香港人」,是九七後來港中國人的典型,稱為「港漂」。

歷經20年代新中國革命、50年代國共內戰、60年代文革,以及80年代改革開放,前面四代中國移民多是為了脫貧和躲避戰亂而偷渡來港的中下階層,但九七後的第五代新移民截然不同。

香港統計處統計,主權移交20年來,拿到香港身分的中國新移民是26萬人。但除了這些人之外,香港有更多大量流動的中國學生及工作者。近日香港媒體報導,2016年最少有10萬中國人在港居住、工作與念書。其中有5萬多人是憑單程證入港;兩萬多人拿學生簽證,畢業學生留港有9千人;內地人才輸出計劃有1萬人;投資移民計劃有2萬5千人。

廣告

許多中國人透過來港接受高等教育、單程證、人才計劃及投資計劃來港,居留滿7年後取得香港身分。這些人多是中產菁英,20年後已是香港許多領域的中堅。

你可以在香港媒體圈、商界、學界、專業領域看到這些人的身影。例如創業在深圳,住在香港半山的騰訊馬化騰、無人機公司大疆的汪滔,甚至阿里巴巴的馬雲都透過優才計劃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耿春亞充滿熱情的說,「我的夢想是有朝一日要拍一部『甜蜜蜜』續集,」

電影「甜蜜蜜」裡張曼玉和黎明是從中國來到香港打拚的底層,但耿春亞認為第五代新移民的故事已經完全不同,擔任「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的他,充滿的的自信和中國國勢呼應。

這是中國青年力爭上游的故事,他們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來,喜歡香港的自由和開放,願意付出高昂的生活成本向上流動。但這種中國社會的求存本能,也必然與香港社會產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