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5G「發大財」之後,才是問題的開始

雖然是「世界紀錄」,但未必有太多值得興奮、期待之處。5G首波頻譜數量競標在經過27天共261回合競價,終於在上周以總標金1,380.81億元決標,被認為是創世界最貴的紀錄,以人口、市場計也是全球最高昂的頻譜。但在政府高興數鈔票「發大財」後,才是問題的開始。

這次的5G頻譜標售,各家業者取得頻譜的標金,都創下歷年新高,中華電信花462.93億元、遠傳410.12億元、台灣大306.56億元、台灣之星197.08億元。既然是歷年新高,政府也賺得飽飽,決標總標金1380億元遠遠高於預算數的440億元。

不談別的,單看國庫進帳,當然政府是最大贏家,進帳比預估的多出近千億元;許多情況下,政府是贏家、國庫收入增加,可算是整體國家社會也是贏家,但在5G件事上卻未必。因此標金高代表廠商的成本高,業者不是作善事的善男信女,高成本終究要反映在費率上,費率高則用者少、推廣慢,對民眾與整體社會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如果以基礎建設為比喻,過去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基礎建設,當然就是鋪路、造橋、修鐵路、蓋機場、造港口、供電,這些建設能提升經濟體系的運作效率、提高國家競爭力;數位時代的基礎建設,當然就是數位網路建設。有了基礎建設,當然希望使用者多,因此不會把什麼過路費、鐵路費用、港口使用費等訂個天價,願意使用、或是用得起者少,那就失去建設本身的意義。

號稱比4G快10-20倍的5G,就是數位時代的基礎建設;標金創紀錄,應該也很難寄望未來推出5G時,能有漂亮、甚至佛心的價格。對一般民眾而言,除了「狂熱」的串流使用者外,那些行動上網看看網頁收信收訊息、用用社交軟體者,其實是可以滿足的繼續留在4G,5G資費如太高高就較難吸引到一般民眾。

廣告

不過,真正重要且值得期待的不是用5G民眾的多寡,而是在5G的頻寬與速度加持下,可以「長出來」什麼應用?從2G到3G再到4G,使用者應該可感受到其進步與方便,某種程度上是改變許多人的生活─購物、支付、叫車、導航、串流…..,5G能激發的應用,及其對生活甚至生產、企業的改變,才是更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如果5G費率過高,即使不會慘到「長不出」東西,至少也是速度緩慢許多。

NCC編列的5G預算只有440億元,這個堪稱公道或甚至低廉的預估,似乎顯示NCC並無意要大撈一筆;但競標方式的設計─如加速機制,還有釋出頻譜無法滿足競爭業者的需求,造就業者捨命一拚的「不得不」,從而創造全球最貴的價格。接下去的頻譜釋出、主管單位對業者的監管要求及支援,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標金過高的負面影響,NCC是該有所作為。

至於部份業者提出以5G標金溢價部分成立基金的建議,就免了吧;這種動輒成立基金、專款專用的思維,其實是破壞正常收支體系的分寸,而且這些「外界基金」或是保障預算額度,往往不當的養出畸形的單位、更多的肥貓、及更低效率的預算使用。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5G競標、業者成本創世界紀錄!中華電信支出463億位居第一、標金比NCC預計高3倍
相關報導》 美國試圖阻止採用華為5G 英國首相強森嗆:那要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