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高收債 崛起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大陸股市動盪與原物料商品價格走弱,對信用債造成衝擊,根據資料,7月新興市場債券與高收益債券均呈淨流出,顯示在大宗商品市場不振且臨近升息預期時點,市場投資人選擇保守以對。但法人表示,大陸高收益債因有4大優勢,可望成為債券投資新主流。 國泰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古學敏表示,大陸股市只是短期間的波動振盪,不致影響多數信用債基本面,而且9月將至,市場目光將聚焦於美國央行升息動態,對整體高收債市而言,短期內價格表現恐仍因此而受到侷限,但以中長期角度思考,經濟面持續復甦前提下,企業基本面將連帶受惠。 加上全球市場之流動性仍屬充沛,高收益債券仍有良好投資價值,並成為中長線表現的有利因素,尤其是中國高收益債擁有四大利多,將是債券投資新寵。 古學敏強調,投資債市要選未來發展空間大的市場,全球最大經濟體是美國,大陸是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數據預示,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計,大陸經濟總量今年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然而,大陸債市規模與經濟規模卻存在明顯的落差,至2014年6月為止,美國債市規模是GDP的155%,大陸債市卻只有GDP的53%,顯示大陸債市未來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另一利多是到期收益率高於其他債券類別。自去年11月以來,人行陸續降息,看出政府穩增長的決心,並藉此提振企業信心,若企業財務體質穩健,獲利佳,自然有利高收債的收益。 根據統計,大陸境內外高收益債的到期收益率在5∼9.99%之間,相較歐洲及美國高收益債的4∼6%來得高。 投資債券型基金,除了選收益率高的市場,也要注意匯率的波動對收益的影響。人行在匯率市場化的考量下,於8月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模式,雖然一度導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但在物價壓力極低的環境下,扣除物價後的實質利率節節上升反而帶動人民幣對主要亞洲國家的匯率呈現長線走升的趨勢。 加上境內大陸債市為封閉市場,和新興市場債、全球高收益債及投資級債呈現負相關,相關係數低,因此,即使美國啟動升息,大陸高收益債不易受影響,將能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看好美國升息在即市場防禦性投資的重要性提升,國泰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將在本月底上市展開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