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經濟、政策雙主軸 股債後市可期

工商時報【匯豐中國多元資產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黃軍儒】 上月舉行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會議)揭示政策方向,儘管全球其他地區的保護主義增加,但中國將繼續開放經濟及市場。中國計劃全面向外資開放製造業,擴大市場進入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的管道,並選擇性地削減進口關稅。 中國政府亦強調將確保較高質量及更可持續的經濟成長,而維持穩定可望使中國的資產在中期受惠。此外,提升政策效率、協調及執行,則可減輕錯誤處理政策的末端風險及政策失誤的後果。 分析人大會議的重點,我們認為其中部分政策面向,例如:降低製造及運輸業以及小規模納稅企業稅務負擔的增值稅改革、削減小型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統一中國企業海外獲利的稅項豁免,以及支持創新及研發的激勵措施等,將有助提升企業的獲利能力。 為鼓勵科技及創新公司在國內集資,中國證監會最近亦公佈可能推出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消息,這將容許中國的獨角獸公司及海外上市的科技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吸引外國投資者參與正在開放的境內資本市場。雖然這對境內股市而言是一個正面的改變,但基於將要應對多項障礙,且推出CDR可能使南向資金流減弱,因此我們預期整個過程將非常漸進地進行。 在經濟成長穩固及政策支持下,2018年市場預測中國企業獲利成長將微升至22.2%,各個行業之間的獲利預測亦正向上修訂,這亦支持了當前MSCI中國指數較高的評價(1.9倍預估股價淨值比及14倍預估本益比)。在各個行業當中,由於銀行業的收益率上升及資產質量好轉,因此銀行股的本益比今年漲幅最大。與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市場比較,中國股票繼續呈現折價態勢。 而人大會議閉幕,定出6.5%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目標(與去年相同但言詞較為溫和)、相同的財政赤字(按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計算則較少)及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我們認為其目的是要達到溫和但質量較高的經濟成長,而毋須採取大幅收縮流動性及抑制通膨的措施,大致上方向對債券市場有利。 中國政府亦對去槓桿化提出溫和的言詞,通過定期、透明的管道放鬆借貸,並抑制影子銀行。例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規模由去年的人民幣8,000億元擴大至人民幣1.35兆元。我們預期貨幣供應及社會融資總量成長的速度不會損害流動性,而債務在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會見頂。連同溫和的通膨,這將給予中國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的靈活性。 美國聯準會一如市場所料在3月21日升息,其後中國人民銀行把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提高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雖然美元可能在美國與其貿易夥伴的貿易問題影響下轉弱,但境內人民幣上升可能緩和貿易上的緊張關係,因此我們認為中國政府短期內不會干預人民幣。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狀況緩和但適度成長,通膨壓力溫和,意味著收緊貨幣政策的需求仍然偏低。在合理的貨幣成長下,隨著更針對性地向資產負債表外的資產進行去槓桿化,並在法規及指引的控制下實行,流動性狀況應會改善。因此,殖利率將進一步回落,可望支持債券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