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競爭加劇 保險不能只再是保險

工商時報【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 近幾年中國大陸保險產業呈現高成長態勢。據中國大陸保監會的資料顯示,從2011年的1.4兆人民幣,一路成長到2016年的3.1兆人民幣,不僅擠下日本,成為全球保費收入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美國,而且近五年的年平均保費收入成長率為16.8%,2016年單年度保費收入年增率達27.5%,都遠高於全球平均保費收入年增率的4%。 只是近幾年中國的保險業市場雖呈現快速成長,但目前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的普及率還是相對偏低。根據融360「維度」調查顯示,中國人民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為40.7%,反觀美國的投保率卻達420%,也就是每個美國人平均擁有超過4張保單,由此顯示,中國的保險市場與美國尚有一段極大的差距。 不僅如此,根據瑞士再保險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人均保費支出為280.7美元,同時低於亞洲地區平均的312美元,以及全球的621美元。由這些數字都可看出,儘管近年來中國保險業的成長速度加快,但與全球其他地區相較,中國的保險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保監會便預估,未來中國大陸保險業的成長速度,每年可望維持在15%-20%的年增率成長。預期到2020年,保險業的總資產可望達到30兆人民幣,而保費收入業務與整體保險業的規模,則可望較現在的規模再成長一倍。 由於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仍處在高度成長階段,吸引許多公司相繼投入保險這個市場,就連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以及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等「三馬」,早在2013年便攜手成立眾安保險,近期更有意在香港掛牌上市,計畫在第三季進行IPO。在互聯網的龍頭相繼投入進行搶市下,可看出這個市場龐大的潛力。 也正因市場龐大、商機無窮,許多非保險業者投入保險領域,而這個市場本身的業者,更是不會輕易拱手讓出市場,許多保險公司也快速擴張。這些業者快速擴張,結果是造成亂象四起,這倒迫使大陸官方不得介入,頒布《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從資金的流動性、資金運用的風險控管,再到新型保險業務的風控等等,總計在十個層面上,要求保險公司強化風險控管。 在中國政府加強管控的力道後,無異是提高了保險業者的競爭難度,不僅要面臨來自同業的激烈挑戰,以及許多人民對保險商品的不信任感,更要遵守政府嚴厲的規範。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擁有具競爭利基的企業經營模式,掌握市場的新趨勢,才有機會在高度競爭環境下生存,乃至脫穎而出。 就以市值居全球第50大(中國保險市值第一大)的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為例,就是一個多元經營的範例,因中國平安保險旗下擁有保險、銀行、資產管理、信託及房地產等,讓該集團得以透過多元產業,結合互聯網金融的運用,轉型成提供多元金融服務的平台,才能獲得市場青睞,因為這早已成為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