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政策挺、經理人青睞 陸股後市帶勁

工商時報【沈松】 延續10月底無預警宣布降息和降準的「雙降」措施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再度加碼寬鬆,上周發文分支機構宣布調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常備借貸便利操作」(簡稱SLF)利率,分別調降隔夜以及7天期SLF利率至2.75%和3.25%。 今年來人行多次祭出降息降準,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平均每兩個月即啟動降息降準,寬鬆基調明確,儘管市場資金活水充裕,但對降低中小微型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卻常不到位,流動性分布不均衡一直是個問題。 由於SLF利率如同貼現窗口利率,調降SLF利率形同對市場宣示寬鬆貨幣,且人行分支機構SLF的對象,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4類金融機構,透過人行分支機構對地方金融機構以質押方式融通,有助於預期心理,來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除了可確保銀行年底前流動性無虞,更可降低中小微型企業的貸款成本,緩解其吃緊的流動性需求。 此外,為完善新股發行制度,並解決巨額資金打新和簡化發行審核條件,中國證監會近期持續推出新政。首先,證監會日前宣布,延宕將近5個月的IPO申購重新啟動,之前暫緩發行新股的28家公司中,10家將於本周重新啟動新股發行,其中5家將於上交所,3家於深交所中小版,另外兩家則在創業板。 除了打新期間市場常遭遇資金荒窘境,為了避免過去每每新股上市發行,投資人為了籌措打新資金而賣出股票,導致陸股每逢打新潮便承受大幅的下行壓力,隨後在打新資金解凍後回流時,又出現短線狂漲的現象,造成陸股周期性暴漲暴跌。 因此,證監會打算取消以往投資人新股申購需全額預繳款制,即需先繳款,再配號中籤,改為投資人無需按其申購量預先繳款,待其確定申購到股票後,再按實際獲配數量繳納認購款。 由於相關規則修訂和技術系統均需要一段準備時間,因此本周10家公司新股發行依然採用全額預繳款制,但預期之後新規上路後,不僅有望提升資金效率,也因投資人無需預先繳款,每批新股發行時點凍結的資金將大幅度減少,陸股就不會在短線內大幅波動,陸股體質可望隨之改善。 然而,取消投資人申購時全額預繳申購資金,概念等同「先上車後買票,中獎了再付錢」,不管投資人有錢或是沒錢,只要網上、網下符合申購條件的投資人都可以參與打新,申購任意數量新股。隨著參與投資者變多,進入全民打新時代,新股申購中籤率將大幅降低。 此外,為了降低網上投資者出現失信,證監會也研擬規定網上投資人若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籤后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將列入申購黑名單,6個月內不允許參與新股申購。 伴隨著重啟IPO和新股發行制度的大變革,掌握企業上市審批生殺大權13年的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近期中箭落馬,上周(11月20日)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2016年3月陸股將開始實行IPO註冊制度。 過去25年來,企業上市募資都是透過IPO審批核准制,由於募資案通過與否掌握在主管機關手中,中間人為色彩太高,因此衍生出許多貪腐弊端,導致許多需要資金融通的中小微企業取得資金困難。 一旦IPO註冊制度上路,證券發行主管機關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只要企業提供的證券發行訊息和資料依法製成即可,中國資本市場可望發展更為健全。 除了支持政策出台,中國10月經濟數據如財新PMI、零售銷售均創近期最大增幅,美林11月經理人調查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較上月明顯攀升,未來1年偏好度更居亞太市場之冠,可望帶動資金持續前進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