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瘋買理財產品 規模暴增49%

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 大陸官方去年大幅限縮對外投資的管道,不少大陸企業只好將手中多餘資金轉而投入理財產品。據統計,去年大陸上市公司的理財產品投資規模達到創紀錄的1.24兆元人民幣(下同),較2016年增長49%。如此龐大的規模,也讓官方的金融去槓桿增添困難。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年大陸理財產品異常火熱,不僅散戶投資者搶著購買,就連上市企業的購買規模亦快速增長。數據提供商Wind資訊統計顯示,去年大陸1,170家上市公司在理財產品的投資規模約為1.24兆元,不僅再創新高,甚至較兩年前的規模增長逾1倍。 上市企業之所以會大舉買進理財商品,主要著眼於其豐厚的報酬。Wind數據顯示,近期1至3個月到期的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約為4.9%。相比之下,中資銀行1年期的基準存款利率為1.5%,對企業極具吸引力。此外Wind數據還顯示,去年買入較多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包括房地產開發商、製造商、食品生產商以及科技公司。 香港獨立研究機構東方資本董事總經理Andrew Collier稱,企業愈加熱衷投資理財產品,愈加顯示企業手頭的現金沒有更好的去處,這才轉向資本市場追逐更高收益。他並稱,這一趨勢令人擔憂,因為這表明企業對於通過自身業務獲得強勁回報缺乏信心,只好寄望金融市場以獲得更快收益。 理財產品指的是中資銀行出售的短天期存款型投資產品,被銀行用以籌集資金和增加放貸,通常投資於債券、貸款和信託等中長期資產。這些理財產品通常利用槓桿來提振回報率,其回報率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得多。 報導稱,許多中小型銀行因缺乏穩定的存款基礎,只好大量發行此類投資商品,以此作為資金來源並創造收益。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信評就直言,這種做法屬於「影子銀行」活動,認為銀行高度依賴理財產品進行短期融資的做法,將會出現問題。 不過,由於理財產品增長過快,且不少銀行是將這些資產放置在資產負債表之外,未詳細披露產品的投資標的和槓桿情況,其潛藏風險已引起監管單位關注。大陸銀監會已要求銀行需將高收益理財產品記入銀行信貸的統計中,試圖控制此類產品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