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報告2〉企業最愛研究所評鑑

關鍵報告2〉企業最愛研究所評鑑

近年研究所報考人數驟減,有學校在企業「常用」與「想用」項目掛零,學生競爭力堪憂。企業主認為,學校應發展特色科系,才能脫穎而出。

今年的「企業最愛研究所」大調查,《遠見雜誌》與全球最大人事顧問公司藝珂(Adecco)合作,以藝珂台灣客戶為調查對象。由於今年受訪企業中,外商及上市櫃公司超過六成、46.7%企業員工數超過500人,使得最受歡迎研究所排名,反映的是中大型公司的意見。調查結果與往年相比,也出現戲劇性變化。

商管科系需求增 政大受肯定

在最受矚目的「企業最愛研究所」項目,為釐清企業「常用」與「想用」的人才是否有落差,今年分成兩題回答。在企業「最想僱用的研究生」,台大延續去年,穩坐第一名;接著是政大、成大、交大、清大、台科大與北科大,排名與去年大相逕庭。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理工科系少、近幾年從未進入前五名的政大,今年一舉拿下第二名,表現十分搶眼。

藝珂人事顧問公司東北亞區總經理陳玉芬認為,政大商學院學生一直相當受企業歡迎;加上今年前兩季聘僱熱度為近三年最高,商管科系學生出路廣,使政大的排名也跟著水漲船高。

產業轉型 傳統名校再獲青睞

另一個變化是,台科大與北科大都跌出五名外。原因可能來自樣本數的變化。去年受訪者所屬企業,九成以下員工數在500人以下,外商與上市櫃公司僅占16%。

但本次調查對象39%為外商、28%為上市櫃公司、33%為一般企業;其中46.7%的受訪者公司規模超過500,知名或大型企業占比相當大。

廣告

陳玉芬觀察,中小型企業偏好科大生,但大型金融機構找儲備幹部,常要求「台、政優先」;科技外商則指名台、成、清、交,是造成傳統名校排名大好的原因。

台灣九成五以上為中小企業,故往年調查樣本偏重中小型企業;今年令人耳目一新的結果,正反映了業界的另一種聲音。

八大領域 台大、政大各奪三冠

接著看看八大專業領域「最常雇用」的排名。台大與政大勢均力敵,分別在三個項目取得第一。台大領先的是「資訊∕工程∕電機」「數理化∕生命科學」與「醫療∕衛生∕護理」;政大則在「商管∕財經」「媒體∕傳播」「人文∕社會科學」三個領域掄元。

大致上,最常雇用與最想僱用的落差不大,可能因為受訪的多為大型知名企業,能吸引名校人才。而在私立大學中,表現最好的是東吳大學,在「商管∕財經」與「人文∕社會科學」都拿下第三。

另外,「藝術∕設計∕建築」領域第一名是台北藝術大學;「觀光∕餐飲∕休閒」第一名則是高雄餐旅大學,第二名的景文科大也因喊出「北景文、南高餐」的願景,在這次調查脫穎而出。

可見非傳統名校只要發展出特色,排名也能夠相當出色。

發展特色科系 學校更出色

有趣的是,台北商業大學沒有餐飲相關研究所,卻被企業選為「觀光∕餐飲∕休閒」最常雇用新鮮人來源。主任祕書李麒麟推測,該校有許多傑出校友在喜來登、寒舍艾美等飯店擔任主管,儘管非直接系所畢業,但人才可塑性高,因此留給外界如此印象。

陳玉芬直言,本次調查中,近1∕3學校無論在「最想僱用」或「最常雇用」項目,得分都掛零,學生職場競爭力堪憂,「這種學校應該檢討,研究所兩年究竟給了學生什麼?」

陳玉芬指出,這些學校應針對職場需求發展特色科系。例如將幾乎校校都有的英語所或應用外語所,改為東南亞語課程,培養南進人才,應該相當搶手。

企業首重研究生「專業技能」

此外,近年研究所報考人數直直落,另一個調查重點是「企業是否偏好研究生勝過大學生」。有一半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與研究生工作表現相近;另一半則認為研究生的確表現比較好,所以雇用時偏好研究生。

主管們認為,研究生最大的優勢是「專業知識技能」;其次是「國際觀與外語力」,及「解決問題能力」;接下來是「溝通與表達能力」「適應變化的能力」「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般分析,研究生能力的培養,與論文產出環節息息相關。首先,寫論文,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學術疑問;過程中需要查國內外資料、與教授溝通,進行不順利時,還要調整方向,並在期限內完成。從中即可培養專業技能與問題解決能力。

至於不願優先雇用研究生的企業則有六成,認為研究生與大學生表現差異不大。

由此可見,企業看中的是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及能力,大學生更須慎選研究所。若只是為了取得學歷,隨便找間學校就讀,兩、三年後才發現無助於求職加薪,也只能徒呼負負了。值得注意的是,六成企業表示「出缺職位不需碩士學歷」,另有57.7%企業表示不愛雇用研究生。

陳玉芬認為,撇除研究生能力因素,這可能意味台灣產業不夠前進,或個別企業對研發的投入不夠積極,不需要高端研究型人才,亦為一記警鐘。

大企業願每月多付3740元

另一個研究所報考人數驟降的主因,是認為投資報酬率低。實際上,今年受訪知名企業平均願為研究生每月多付3740元,每年就多了近4萬5000元。而去年受訪中小型企業,平均只願意為研究生多付2212元。相較之下,研究生選擇大型企業較有薪資優勢。

那麼,研究生求職時如何提高錄取率?

最受企業青睞的加分條件是「企業實習或產學合作經驗」,高達七成四受訪者認為會提高錄取機率;其次是「專業或語文證照」,也有高達七成三受訪者認為重要。

第三、第四名分別為「打工或創業經驗」及「擔任社團幹部經驗」,代表企業也相當重視實務經驗及團隊合作能力。至於在校成績、是否雙主修、論文研究題目都被企業認為最不重要。顯然,企業重視的是未來上班後的潛力,而非在校成績。

一般碩士畢業生約為25歲,比畢業後直接入職場的大學生年長2到3歲。若就讀研究所時完全沒有工作經驗,落後幅度更驚人。藝珂就有位26歲的初階主管,工作年資六年,可以獨當一面帶團隊、拿案子。若是剛畢業的研究生,即使有豐富的實習經驗,成熟度與溝通能力也不見得能到達這種程度。

英文能力成必備選項

此外,英語能力是進外商與大企業的關鍵,也是這些公司指明名校生的原因。好的國立大學研究生,多益分數多能達到700分,800分以上的也大有人在,英文好,工作就多了很多選擇。比如,藝珂的每位顧問都具備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與外國客戶溝通、做面試;與外商溝通也用英文。

近兩年,許多外商百貨服務業進入台灣或擴編,如優衣庫、Forever21、H&M等,也是透過藝珂徵才。過去被認為說國語也能通的職缺,外語能力從選配變成必備。

未來五年 商管、資工大熱門

企業給研究所的平均分數剛好6分,比去年調查結果高了2分。大企業對研究生評價高於中小型公司,可能是名校研究所畢業生不受學歷貶值影響,表現依然出色。儘管如此,求學管道愈來愈多元,如線上大學、自修,都可獲得專業知識,研究所教育也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刻。

例如,目前仍在職的上班族,為了修習第二專長而讀研究所的需求有增無減,如人資專員升主管時,便會需要進修財務專長,同樣要花時間,讀在職碩士的價值更高。但修讀正式學位至少要兩年、還得寫論文,許多上班族望之卻步。建議各大專院校不妨多設計短期、彈性課程,來滿足工作者進修需求,同時發展學校特色。

展望未來五年,有六成企業表示,最需要聘僱的是「資訊∕工程∕電機」與「商管∕財經」科系研究生。大學讀其他科系的學生若擔心未來出路,或許可以雙主修,或報考這兩個領域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