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究所,讀出特色更重要!

關於研究所,讀出特色更重要!

最近有兩則新聞吸引我的目光。

第一則的主角,是已經是兩間公司董事長的陳友佳,因年少時無法升學,高齡73歲還去報考音樂系。鑽研古典吉他半世紀的他,既能製琴、又能演奏,老師認為他早具備研究所的實力,但因沒有文憑,只好從大學讀起。

第二則故事,則關於知名職棒球員張泰山。同樣是高中畢業的他,28歲才重回校園。球場、校園兩頭奔波八年,終於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

讀書,從來都不是因為別人都有擁好學歷,也不是只為了升官加薪。讀書,應該只是為了自己,為了無止盡的學習。

從學歷軍備賽中找到契機

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約在十年前,大學落榜比上榜還難,研究所進入狂飆年代。每年有6萬人、約1/3到1/4的大學生畢業後繼續補習、考試,重複四年前的輪迴,擠進另一道窄門。

一整代的年輕人就這樣被時代潮流沖著走,已經分不清是真心想要學習,或只是怕少了別人都有的學歷,無法在職場上卡到好位置。

後遺症很快出現了。有的公司擔心學生太晚出社會、歷練不足;有的主管發現,研究生能力與大學生差異不大。於是,研究所熱潮逐漸冷卻,今年報考人數只剩十年前的一半。

從學校端與學生端來看,這反而是個從「軍備競賽」裡掙脫的機會。學校可以集中資源發展特色科系,不再需要文法商學院一應俱全;學生少了競爭壓力才能誠實檢視,什麼人、什麼領域、什麼時候,最需要學習。

畢竟,不只學而後知不足,用而後也會知不足。學用合一,才能形成正向循環。數字也反應了這個自主學習的趨勢。當應屆畢業生報考研究所的人數年年創新低,在職進修的人數卻開始止跌回升。

廣告

在南台灣的正修科大,我們看到年近50歲、事業有成的營建與製造業老闆來進修。在北邊的海洋大學,則有跑船數十年的船員在「靠岸」當主管前,跨界學習海洋法律。

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退休後,只保留台科大與清大的開課,因為科技業主管更需要財務知識。物理學博士中山大學校長楊敦弘,則分析了基礎科系(如物理系)與應用科系(如光電系)學生的進修與就業策略。

不是人人都得讀研究所,但在職場的路上前進,任何人都不能停止「研究」——研究一門新專業、一種新技術,這部分的管道很多;但在過程中,找到一群能一起研究、共同成長的學習伙伴,則是校園無法取代的功能。

所以,別再問「該不該」讀研究所了,改問「何時」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