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篳路藍縷的中國創投

鉅亨網陳律安

Yiqun Bo 及 Jerome Scola 結束他們新創企業的首輪募資,募得了 200 萬美元,但中國的天使投資人仍不斷與他們接觸。

「我只能向他們說抱歉,首輪募資已經結束了。」Scola 表示。他們的公司名為 Day Day Up─替科技新創企業設立辦公室的全球連鎖企業。

就在上月,Day Day Up 在北京三里屯成立了第一間辦公室。它裝潢新潮,空氣也過濾過。三里屯同時也是許多網路企業的設點處,包括 Airbnb、Flipboard、Uber、Linkedin 等。

Day Day Up 吸引到的天使投資青睞,多過它所能負荷,而它並不是唯一一家面臨這種情勢的公司。

以往中國新創企業很難找到人脈、專業都不缺的早期階段投資人,來幫助它開發產品、培育好點子。

不過中國近來有幾間土生土長的天使投資人成功冒出,再加上國內投資選項有限,這些資金讓一批科技新貴誕生,而他們正在尋找下一隻獨角獸。這也是中國新創企業第一次獲得這樣的發展契機─能更輕易的潤飾點子,擬出一個跨國商業計畫。

比方說,創投就鼓勵 Yiqun Bo及 Jerome Scola 把想法帶到深圳、印度的班加羅爾、耶路撒冷,以及矽谷。

以前的情況大不相同:15 年前,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被迫跨海尋找資金,因為中國找不到肯投資網路新創公司的金主。也正因為如此,現在南非媒體企業擁有騰訊 46% 的股權,這得感謝中國投資人這麼不識貨。

廣告

7 年前,企業家 David Chen、一些 MBA,還有媒體主管 Ted Lai 想在上海從事天使投資,但卻發現連個相關俱樂部都找不到,索性自己成立了 Angelvest。

「從一開始找不到俱樂部,到成立 Angelvest 之後,發現它吸引了數千個當地投資人。」Chen 指出。

Angelvest 吸引的還有海外投資人,包括來自北京、新加坡、香港的俱樂部成員。這些人加上原本上海俱樂部的成員,每月在上海餐廳樓上的酒吧一會,聽取想獲得資金的人簡報。

10 月時,由科技業億萬富豪 Cai Wensheng 成立的天使投資集團 Long Neck Investments,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了中國首家上市的天使投資企業。(接下頁)

近來招商銀行調查指出,中國的高資產淨值人士(個人資產逾 160 萬美元者),從 2010 年以來上揚超過 1 倍。與此同時,中國總理李克強的「大眾創業」計畫,包括規模達 650 億美元的減稅、科技園區補助等,也帶來了一波新創企業潮。

國家支撐的創投基金,以及來自阿里巴巴的資金,雖然有替一些小型企業提供種子資助計畫,但他們都對資助新創企業沒什麼興趣。前者因國家主導拳腳難伸,後者則有剷除未來勁敵的居心。

這反倒成了天使投資人的契機。

「天使投資人的動機都不同-有可能是財務因素、個人因素,甚至就是出於直覺罷了。通常這些投資人能提供關鍵拼圖。」Red Pagoda Capital、Beijing Tech Hive 創辦人Andy Mok 表示。

時機對了,也是這些創投崛起的原因。

過去承受高風險、投資不知名的企業的概念非常不吸引人,畢竟在中國經濟成長階段,投資那些成熟的實體企業,就能獲得高收益。

「矽谷創投如果想要獲利 30-40%,必須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注資。而中國市場成長飛快,就算晚期加入也能有相同回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Ramakrishna Velamuri 表示。

不過 Velamuri 警告,就算是科技業也會被經濟逆風動搖,且成功的早期投資非常困難。要那些只會看財報的人轉型成伯樂,可不是一件易事。

值得慶幸的是,天使投資人能藉由努力、人脈、Know-how 來增加投資成功率,不必像中國股市投資人一樣苦於陰晴不定的股市。

創投資金齊備,各種點子與原創概念也源源不絕。

獨角獸的面貌多變,有時可能以相當奇怪的姿態出現。而獨角獸變幻莫測,以為抓到奇珍異獸,但其實只是牲畜也不是不可能。

Mok 表示:「在中國每個人都說他是創業家,所以必須要從雜訊中釐出真正的信號。」(文:陳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