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銀連9年獲利成長,夢碎

【時報-台北電】經濟前景不明、廠商資金需求銳減,讓國銀挑戰連續第九年獲利成長「夢碎」。金管會4日公布,去年全年國銀稅前獲利3,195.9億元,較前年衰退0.2%,放存比去年底更跌破74%,銀行吸收存款卻未放款出去的資金,已突破新台幣9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國銀從2007年開始走出雙卡風暴後,每年獲利數字都較前一年成長,到2014年已經連續第八年獲利成長,同時是連續5年獲利創歷史新高,去年原本是要挑戰連續第九年獲利成長,及再創第六年獲利新高,但因放款衰退、匯率變化,以及前年基期高等因素,去年全年獲利未能再創新高及接連成長,中斷連霸。

同時去年國銀大陸分行因為人民幣貶值,獲利折算美元編列合併報表時,出現新台幣21億元的匯損,全年獲利僅剩新台幣19.7億元,較前年衰退45.8%,創國銀2010年底登陸以來首度獲利衰退情況。

而國銀另一重要獲利引擎,即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去年放款減少新台幣1,451億元,是近年罕見OBU放款衰退,連帶影響OBU去年稅前獲利僅新台幣713.9億元,較前年衰退16.3%。

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主要是景氣前景不明朗,廠商資金需求減少,銀行核貸也轉趨保守,因此國內外放款速度都減少。

去年國銀存款全年增加新台幣2.02兆元,餘額來到34兆5,346億元,但放款全年只增加5,540億元,餘額為25兆4,793億元,即廣義的「超額準備」在去年底正式突破9兆元。

這部分代表銀行吸收存款卻沒有放貸出去的金額,一年若以1%利率計算,就是900億元的成本,但邱淑貞表示,銀行除了靠放款增加收益外,也可以投資、進行財管等,獲利情況依舊穩健。

廣告

國銀前年因為有中信銀認列日本東京之星148億元的廉價利益,全年稅前獲利3,200.8億元,去年中信銀有出售信義總部大樓的70億元一次性利益進帳,整體國銀的國內分行稅前獲利2,165.6億元,較前年成長7.9%,是去年獲利的主要動能。

去年國銀稅前獲利冠軍是中信銀的382億元,第二名則是兆豐銀的304億元,國泰世華銀以210億元排名第三。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魏喬怡、實習記者張心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