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投資型保單才有真保障

■選對投資型保單才有真保障

在銀行工作超過二十年的小葉,對於保險理財一直都很有概念,年輕時進入銀行上班就買了終身壽險,最近則是在煩惱如何規劃退休後的生活經費,同時也在猶豫是要把近十年來投資的定期定額基金賣掉改定存?還是繼續持有基金,另外再買一張投資型保單?思考幾天後,他找了當理專的同事諮詢,最後終於決定申購投資型保單。

以小搏大的投資型保單

「定期定額基金與投資型保單的主要差別,除了投資門檻不同以外,在費用及資產保全方面也都有所不同…。」小葉跟老婆解釋定期定額基金與投資型保單的差異時表示,投資一檔定期定額基金,每月至少要花三千到五千元,至於投資型保單則是提供一個基金投資平台,其連結基金檔數平均多達五十檔以上,換句話說,可以用很少的保費,買到「一籃子」的基金。

其次,在相關費用方面,投資型保單因具保障功能,所以相關成本會多出「附加費用率」和「危險保費」兩部分;然而直接買基金只有手續費及轉換費用,若保戶買的投資型保單屬於變額年金,或實際投資金額超過一定金額與年期,買投資型保單的優勢可能比直接申購基金來得好。

例如向銀行購買定期定額基金,通常在贖回時,銀行都會向投資人收取一筆每年最少0.2%的「銀行信託管理費」,所以如果保戶實際投資基金超過一定金額時,透過投資型保單申購基金會比較便宜。

以投資六十萬元為例,申購基金再加上0.2%的管理費,等於每年管理費用是1200元;然而若申購投資型保單,同樣實際投資六十萬元基金,保險公司便會提供免收管理費的優惠。

廣告

另一方面,定期定額基金與投資型保單在資產保全上的效果也全然不同。小葉舉例說,以投保一百萬元投資型保單與直接投資基金做比較,假設幾年後投保人不幸過世了,保單與基金的淨值皆可得三百萬元,從保險公司領到的三百萬元身故理賠金,可免計入個人遺產總額,但相同的三百萬元基金投資淨值,必須全數列入遺產中計算遺產稅。

從需求、目標選擇適合的保單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自2013年起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前一年均有兩成以上的成長,顯示市場需求逐漸增溫。中國人壽行銷企劃部副總經理蘇錦隆建議,民眾在挑選投資型保單前,應回歸自身需求,釐清希望達到什麼目標。中壽建議可以從以下四點加以檢視:

一、 變額壽險vs.變額年金

投資型保單可分為變額壽險及變額年金,前者兼具保障與累積保單帳戶價值的雙重功能,能以較低保險費門檻擁有壽險保障,適合想優先建構自身保障的民眾;後者則提供保戶於遞延期間結束後,一次領取遞延期滿保險金,或依約定分期給付年金選擇,適合父母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或是青壯族群的退休規劃等。

二、前收型vs.後收型

投資型保單分為前收型和後收型。蘇錦隆指出,所謂「前收型」保單是指壽險公司會於保戶所繳保險中收取保費費用後,再將其餘額根據保戶約定事項,幫客戶投入相關標的,適合投資屬性較靈活的民眾;至於「後收型」保單免收保費費用,僅於固定年期內每月收取保單維持費用,且經過一定年限後,如客戶解約就不會額外收取解約費用,較適合長期規劃、追求穩健的民眾。

二、 一般投資標的vs.專家全委代操

民眾在投保前也可留意,除了一般投資標的外,是否提供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的選擇。這類由專家團隊代操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的投資型保單,保戶不需時時注意投資市場狀況,適合過去沒有投資經驗,或是無暇兼顧投資的民眾。蘇錦隆提醒,並非由專家代操就是良好績效保證,還是要觀察並評估代操團隊過去的績效表現。

四、台幣vs.外幣

投資型保單也分為以新台幣計價或以外幣計價,民眾可依自身需求與未來規劃做選擇。追求穩健者可選擇以新台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若是想以多元幣別配置,分散風險,或是未來有出國留學、移民打算的民眾,則不妨選擇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

除了上述四點外,民眾也可進一步了解壽險公司提供的商品,包括保單在年度內提供幾次的免費投資標轉換與部分終止,以便讓保戶彈性調整運用?或者保單連結了多少檔共同基金、指數型股票、債券和貨幣帳戶可供選擇?將這些面向釐清後,就能輕鬆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型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