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術-高齡安養信託 啃老族剋星

工商時報【彭禎伶】 老年化社會來臨,大部分的人都已意識到必須先為自己準備足夠的退休金,避免造成子女或家庭的負擔,但若不幸罹患失智或行動不便,如何確定退休金能用在自己身上?若家中有「啃老族」,或自己是獨居老人,擔心有人覬覦養老金,該如何因應?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6月的人口統計及推算資料,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愈來愈快,預估5年後,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16.9%,9年後可能超過20%,也就是每5個人當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台灣也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 再加上少子化或生育率下降,許多人都意識到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未來可能再也靠不住,必須在年輕時先為自己存好退休養老的基金,有些人認為65歲退休後,大約500萬元就可以有基本的生活,但也有人覺得至少要有1,000萬元,甚至有人打算將所住的房屋變現為養老金。但這些錢,如何確保用在自己身上? 目前全球有上千萬年名長者被失智所苦,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我國65歲以上的失智老人盛行率8.09%.到了2050年,失智老人數盛行率將增至11%;也就是說,辛苦存了一輩子的錢,最後可能忘了自己,也忘了自己有多少錢。如何確保這些錢依舊是「專款專用」在自己養老? 銀行業者表示,即遇過許多實際案例,子女一邊忙著工作,又要照顧失智的父母,還得擔心失智的父母因判斷力下降,退休金被詐騙;也有必須長年派駐海外哥哥,擔心無業的弟弟要動用爸媽的養老金,但又無法時時緊盯;再者即高齡夫婦,子女都在海外定居,先生不幸先離世後,只剩下孤單的老太太,擔心自己無法妥善處理養老金。 金融業者建議,這些情況都能事先預防,不要等養老金被詐騙集團騙走,亦或是引發子女爭奪的家庭悲劇,屆時即便老淚縱橫,也難以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