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環保署副座詹順貴丟官的觀塘環評案,到底在吵什麼?

新政府的能源政策備受考驗,繼「深澳電廠」更新擴建環差案在質疑聲下通過後,下半年最受矚目的就屬「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

折騰延宕多時後,今天(8日)下午3點,環保署長李應元裁決進行內部表決,就在7位官方代表全部投贊成票,2張空白票、1人未投的情況下,強勢過關。

圖/今日環團在環保署前抗議,並拿出總統蔡英文曾經簽下的承諾字條。

其實,在表決案之前,原本為政府代表之一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卻突然於今天早上透過臉書丟出震撼彈,他以3000字明志宣布辭職,明言觀塘案爭議,已經讓「環評制度的社會信任基礎受到嚴重傷害,離當初修法目標越來越遠,實有愧職守」。

這顆震撼彈頓時讓行政院有些措手不及。原先的10位代表(7位官方、3位民間代表)都已確認會出席,但隨著詹順貴宣布請辭,出席人數降為9人。李應元於2點10分現身,緊急宣布官派代表由另一副署長張子敬「代替」,才剛剛好通過法定的出席人數。

觀塘第三接收站(簡稱三接站)與深澳電廠,可說是目前爭議最高的兩大環保議題。二者都是在蔡英文總統宣示「2025非核家園」目標下,為解決核電發電缺口的替代方案。

但對一般民眾來說,只知道環團跟政府各持己見,並不知道彼此在吵什麼?跟民眾的關係又是什麼?《遠見雜誌》彙整相關問題,讓讀者只要花五分鐘就能一目了然。

Q:為什麼此刻政府一定要通過觀塘環評案?

A.對執政團隊而言,若要達到蔡總統「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觀塘環評不通過,屆時台灣一定會缺電。

政府為達「2025非核家園」,核一二三將逐步除役,屆時北部將少掉325萬瓩的核電。為補足核電消失的電力缺口,必須有替代能源,最簡易的方式就是將「火力發電」拉高到八成(包括三成燃煤、五成燃氣),這正是「深澳電廠」就算會引發空汙爭議,政府仍不得不推動的原因。

廣告

而攸關五成電力來源的燃氣,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興建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因為一旦接收站無法完成,勢必影響燃氣的發電量。所以觀塘接收站變得異常重要,這也是環評一定要通過的原因,否則將來電力一定不足,也無法達到燃氣五成的目標。

Q.台灣目前已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為何還要蓋第三座?

A.近來各電廠已大量新增燃氣機組,現有的天然氣接收站設施,確定不敷使用。

政府推動非核家園,同時也希望減少燒煤的火力發電量,以減少空氣汙染,導致燃氣發電必須增加,目標是從現行占總發電量的34.6%,拉高到五成,台電近期已大幅增加「燃氣」的發電機組,例如計劃中要在大潭增加的新發電機組,就是使用天然氣;而基隆協和電廠也要改為天然氣,甚至原本各地的煤電廠,也有部份要改為天然氣電廠。

在天然氣需求大增下,現有天然氣接收站已不足以應付需求,所以一定得要興建觀塘三接站,以確保天然氣來源的穩定。

圖/觀音藻礁。

Q.為何一定要選在觀塘工業區?

A.觀塘工業區及專用港是離北部發電廠最近又最快可用的基地。

三接站之所以選定在觀塘港興建,最主要考量是觀塘工業區(港)鄰近台電大潭電廠,不僅可就近供應大潭電廠,且透過大潭隔離站,就能與北部輸氣管網連通,往北供應整個大北部,甚至往南可供應到台中。

為維持北台灣天然氣供電穩定,基於地理位置考量,最合適在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Q.難道沒有別的替代方案?改建在其他地區嗎?

A.政府認為,觀塘工業區20年前就已通過環評,改其他地方將緩不濟急。

除地理位置外,更重要的是,觀塘工業區及工業專用港早於民國88~89年間就已通過環評審查,現在只要再通過「觀塘港環現差報告」就可以動工。如果要改到同樣位於北部的台北港興建,環評時間曠日廢時(例如台北港相關環評就花了18年),趕不上政府2025非核的目標。基於時間的考量,政府認為這是最快也是最可行的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基地。

圖/大潭藻礁。

Q.環團為何反對在觀塘興建接收站?

A.當地有台灣保存最好的千年藻礁,還有一級保育類的台灣特有種珊瑚。

保育團體訴求,觀塘三接站基地的北方是大壇藻礁,南方是觀新藻礁,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千年藻礁生態區,並有台灣獨有、唯二的一級保育類生物。

所謂藻礁,可以想像類似珊瑚礁,只是珊瑚礁是珊瑚蟲生長而成,藻礁是殼狀珊瑚藻堆積而成,成長非常緩慢。放眼世界不僅少見,更是台灣類似的藻礁中,面積最大且純度最高的一片,要長成現今規模,至少得花費2000年以上。

過去桃園海岸曾擁有長達27公里的藻礁海岸,但在工業汙染與填海造陸的影響下,目前僅存約7公里較為健康的藻礁區域。

藻礁不僅擁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系,2016年更在大潭藻礁區,發現台灣獨有的一級瀕危生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被發現在高雄柴山海岸,2012年發表為世界新種,然而隨著海岸環境改變,高雄當地的珊瑚族群已瀕臨消滅,不過在大潭藻礁區,不只發現還有健康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族群,而且數目和大小,更勝當初在高雄發現的族群。

大潭藻礁是台灣唯二的世界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在台灣最大也最完整健康的棲地,生態人士強烈建議加以保護與保留。

圖/大潭藻礁。

Q.中油為降低對生態的衝擊,宣布三接站要改到外海興建,為何環團還反對?

A.環團認為,人工島會導致海流改變,可能造成原本海岸生態系毀滅。

在環團抗議下,中油三接站開發面積已從原本232公頃,退縮到8月27日最新修正替代方案的23公頃,開發範圍剩下約十分之一;並花1億台幣成立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來監督。中油表示會將藻礁海岸全部保留,相關建設移到外海,在外海興建大型人工港灣,用來收卸天然氣。

該作法看似保留了海岸,但保育團體並不埋單,他們訴求,海洋生態是一體的,就算中油完全退出潮間帶的藻礁區,但外海興建大型的人工島及跨海棧橋,將改變當地的海流、漂沙模式,以及藻礁賴以為生的環境條件,帶來不可預期的後果。

例如2005年高雄「柴山多杯孔珊瑚」族群,原本發現生存在西子灣靠柴山一帶礁石海岸,但在2008年遠方高雄港區增建防波堤後,造成海流改變、淤沙位置也隨之改變,導致2018年再度檢視時,原本礁石海岸變沙灘,柴山多杯孔珊瑚族群幾乎被飄砂覆蓋而消滅。

Q.缺電危機與生態保育雙方僵持不下,有可能找到其他解決方案嗎?

A.沒有。「不缺電+2025非核家園」和「觀塘海岸保留」是完全互斥選項。

要完整保留觀塘生態海岸,就無法達到五成燃氣的能源配置目標,可能導致全台陷入缺電危機;若要非核又不缺電,就一定得興建三接站,新增天然氣的火力發電以補上核電缺口。尤其當深澳電廠(燃煤)更新擴建案在民意持續強烈反對的前提下,未來的電力缺口更要依靠天然氣發電取代,這時觀塘天然氣三接站的興建,勢必成為唯一的選項。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