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找誰買保險?

Yahoo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安聯人壽轉讓業務,象徵性一元讓與台灣人壽,這次轉移有八萬張保單,約有四萬多名保戶會變孤兒嗎?雖然台灣人壽宣稱原保單條款、內容、權利與義務將維持不變,保戶權益全數獲得保障,真的是如此嗎?

客戶簽了單就沒價值

記得有一次去保險公司辦契變,看到旁邊一位老杯杯很生氣的要見主管,說自己的保單有問題不知道要找誰。之前他是買宏利人壽的保單,後來被併入中國信託人壽,又併入台灣人壽。

傷腦筋的是他當初不是直接向宏利人壽買的,是找一家保經(保險經紀公司),而保經也和別家保經合併,他不但找不到業務員,連公司都找不到,現在連櫃檯服務人員也不知道如何進入系統,因為公司合併後作業系統變更,再加上人員汰換,菜鳥櫃員根本搞不清楚,最後倒霉的還是保戶。

這幾年外商保險公司出售或轉移業務的還真不少,出走原因有台灣市場的政策氣氛不利外商,母集團受海外主管機關與法令嚴格監理,提存準備金壓力大,資金運用不如本土壽險業有彈性,無法承擔投資報酬率低的利差損等等。

公司要找大的,業務員要找老的

這次安聯一元轉讓客戶給台灣人壽,過去保誠也曾以一元出售業務員通路給中國人壽,我常在想這「一元」的意義。是這些客戶或業務員只有一元的價值,還是燙手山芋拜託別人接手。被轉讓的這些人不知心裡做何感想,在公司眼裡他們是資產還是負債?

外商保險公司水土不服活不下去,小保險公司或新保險公司也難生存,紛紛合併以求壯大。自從開放保險經紀業務之後,台灣的保經如雨後春筍一般設立,由於門檻不高,很多資深保險員乾脆跳出來自己開公司,幫保險公司代銷商品,有些公司規模太小,客戶向他們買保險真的要注意,後續的服務品質。

廣告

並不是說大保險公司商品就好,其實台灣市場小,各家的商品差異性都不大,既然商品差不多,當然要找穩定性高又服務好的。市場很競爭本來就是大著恆大,小公司真的很難生存。

買保險除了要選公司,還要選商品和選業務員。業務員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客戶在還沒成交前是一日三訪,成交後能一年三訪就不錯了。賣保險是一種無形商品,碰到一些沒有觀念的人很難溝通,做這一行業務員很辛苦,新人如果熬不過入門的黑暗期,陣亡率是很高的。所以才會有人說寧願找老的業務員,因為能存活下來實屬不易,資深保險員經驗豐富,收入相對穩定,不會為了業績幫客戶亂簽。

不是不給年輕人機會,而是保單一簽下去就是20年,如果業務員異動真的很麻煩,有制度的公司還會交接給其他業務員繼續服務,沒人管的就變成孤兒。更惡劣的是業務員跳槽,又回來找原客戶解約老公司的保單,簽新公司保單,對保戶而言傷很大。

保險是一輩子的事,在沒有簽字之前多看看、多考慮,不只公司要活的比你久,業務員也要活的比你久,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