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檸檬水」爆紅,讓這家企業訂單接不完

最近因台北市長候選人的「蜂蜜檸檬水」健康論,帶動茶飲店、便利超商同名飲料熱銷,其實,這瓶飲料是超商與蜜蜂工坊合作開發的新品,蜜蜂工坊這個老品牌,從祖父挑著扁擔賣蜜,如今在雲林已改建成占地3000坪的現代化工廠,不僅被泰山、光泉、迷克夏、天仁喫茶趣等知名企業指名合作,還是美國迪士尼唯一授權的蜂蜜品牌! 

甜潤又滋補的蜂蜜,可以單食,也可以添加在食品與飲品中,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幾乎無人能抗拒蜂蜜的滋味。

就連家喻戶曉的迪士尼,也青睞蜂蜜的美味與營養形象。雖然迪士尼早已透過品牌授權推廣到各種商品,但在台灣的市場,還沒有與蜂蜜業者合作過,直到2015年,台灣的華特迪士尼公司找上一家已有80年歷史的蜂蜜品牌「蜜蜂工坊」,翻轉了台灣民眾對蜂蜜的印象。

「在台灣,買蜂蜜的多半是熟齡消費者。」蜜蜂工坊銷售總監黃承澤表示,身為老牌蜂蜜工廠,急於轉型與拓展年輕客戶,他們想將富有歡樂與夢想形象的迪士尼卡通,想自家產品結合。

沒想到,初次與迪士尼談合作時,雙方就一拍即合,蜜蜂工坊成為迪士尼台灣唯一授權的蜂蜜品牌。從此,蜜蜂工坊整體銷售量成長1成多,還吸引機場免稅昇恆昌商店等通路合作,在客戶變年輕之餘,還刺激了上游養蜂人年輕化。

迪士尼為什麼看上蜜蜂工坊?黃承澤說,蜜蜂工坊從產量、收購量及進口量居全台之冠,而且還有做生產管理與檢驗標準,「我們用最笨的方法,讓蜂蜜品質穩定。」

圖/蜜蜂工坊銷售總監黃承澤(左一)親自到養蜂場勘查。蜜蜂工坊提供

廣告

黃承澤口中的「最笨方法」,就是在產季前後親自跑遍全台產銷班與養蜂場,運用大數據分析氣候、土壤、地點、開花數等因素,抓出合理採收量,並且做田間監測,掌握蜜蜂健康狀態,待採收時,把關收成數量,產地直供收購,再來做現場採樣。

像是在泰國契作的養蜂場,位於泰北與寮國交界,地處極為偏遠,一個小時的山路才會遇到一台車,黃承澤曾經為了巡視,並急著做抗生素殘留檢體,車子還拋錨,幸好當時已備妥備胎,否則真的就叫天天不靈,還會延宕後續作業。

他還會親自品嘗每一種蜂蜜的風味。「我吃蜂蜜已經吃了十幾萬桶,吃一口就知道這桶蜜是來自台中太平、高雄大樹、還是泰國清邁。」

之所以練就這一身舌尖上的工夫,源於他與蜂蜜自小的結緣。事實上,蜜蜂工坊是他們的家族企業,早在祖父輩時代就已經投身蜂蜜事業,如今,他與五個兄弟──大哥黃世欽、大弟黃俊壹、二弟黃金堂、三弟黃親皇共同經營蜜蜂工坊。

然而當記者問到企業成立過程,原本熱切、詳細講解蜂蜜生產過程的黃承澤,開始放緩了說話速度,低調回應,「歷史來講,我們沒有很厲害啦!」

不過他仍分享了一些蜜蜂工坊歷史脈絡。1930年代,爺爺黃達原本住在台中,後來帶著妻小舉家搬到雲林,正好雲林土庫鎮是台灣主要蜂蜜產地之一,黃達為養家活口,先向山上蜂農以及種苦茶樹農收購,挑著扁擔挨家挨戶叫賣蜂蜜與苦茶油,意外開啟了黃家的蜂蜜事業。

當時做苦茶油生意的人比較多,反而比較少人在賣蜂蜜,養蜂的也不是太多,黃達反而挖到了一條新商機,後來,黃承澤的父親黃木本承接了蜂蜜的生意,「30、40年前,爸爸那輩就是單純做消費端買賣。」他進一步說。

然後,黃家蜂蜜事業做了一次轉型。在蜜蜂工坊的網站上寫著:1980年代,蜜蜂工坊開始打入B2B商業模式,收購蜂蜜後,銷往愛之味、義美、光泉等知名食品廠。

黃木本五個兒子在近10、20年中,陸續進入家族企業,分別執掌採購、銷售等業務。「常常有人問我們,為什麼五兄弟都不約而同進入家族企業,其實就很自然而然呀!我們就是同一個庭院長大的。」

談到兄弟,黃承澤說,彼此之間就像蜜蜂一樣團結,並且依據每人專長,在職務上分工,在採蜜季節,則會重新編組,譬如會講泰文的,就派去泰國巡視,等到有特別計畫要進行時,又會再做一次分工,「所以我雖然掛名總監,其實我們五個人都是總『兼』,在不同時間點身兼多職。」

圖/蜜蜂工坊位於雲林土庫鎮的現代化工廠。蜜蜂工坊提供

這十幾年來,蜜蜂工坊再次轉型。2015年,黃家另外成立的山水蜂蜜產品被傳驗出抗生素,蜜蜂工坊也受到波及,有鑑於食安的教訓,特地興建一座占地3000坪全自動、無汙染的現代化廠房,更注重標準化檢驗,每年檢驗費用高達500萬元。

另外,蜜蜂工坊也正在進行一項計畫,黃承澤回憶十年前他30歲左右時,有位老蜂農開貨車來拜託爸爸買他們家的蜂蜜,爸爸一聽開價快昏倒,不是開的太高,而是開的太低了,甚至比泰國進口的還低,這讓他們體認到,若上游蜂農都沒有獲益,蜂蜜市場會愈來愈萎靡,完全沒明天。

「那個年代,你如果說長大要當蜂農,是會被家人打斷狗腿的。」蜂農既辛苦,又不敷成本,黃家覺得勢必要做出翻轉,提高價格,整個蜂蜜產業鏈才有明天。

於是蜜蜂工坊開始做少量外銷,提高外銷售價,賣給喜愛將蜂蜜塗在麵包上當主食的外國人。回到國內市場,由於蜜蜂工坊採購量相當大,幾乎可以左右收購開盤價,當產季結束,向蜂農採購時,他們會依照採收狀況而抬高生產者及業者都能接受的價格,最高峰時,甚至比當年的價格抬高了10倍,目前回穩來到5倍。而蜜蜂工坊現在也打進美國、加拿大、日本、歐盟市場。

「其實蜂蜜產業是夕陽產業。」蜜蜂工坊與全台一半以上蜂農都有合作,黃承澤看盡這個產業的心酸。養蜂的環境愈來愈不友善,養蜂人也變少。綜合歸納,現階段有三道關卡,第一,供蜜蜂採蜜的蜜源植物愈來愈少,山上土地都改種檳榔,「我在山上一看,都快掉眼淚。」他難過地說。

第二,蜜源植物農藥、化學藥品問題,常造成蜜蜂屍橫遍野、出現迷航行為,但果農也不得不用藥,彼此要如何溝通配合,避開蜜蜂採蜜期噴藥,還有待解決。

第三,蜂農為了增量,花更多成本養更多蜜蜂,但蜜源植物有限,蜜蜂只夠吃飽,也無法增加太多產量。

去年,肇因於氣候與病蟲害因素,產量更是掉到只剩二、三成。

圖/蜂蜜產業鏈面臨許多大環境問題。蜜蜂工坊提供

「所以我們才要提升附加價值。」蜜蜂工坊營收八成來自商業用途,只有兩成賣給消費者,這八成中,蜜蜂工坊不斷與大廠談開發,包括與泰山合作新飲品,讓福樂優格添加蜂蜜。還賣進手搖茶店,譬如迷克夏、天仁喫茶趣,以及與粉圓廠共同研發蜂蜜風味的粉圓。

近年與全家合作的蜂蜜水系列,受到消費者歡迎。日前,由於台北市長候選人吳萼洋的「蜂蜜檸檬水」健康論,造成話題,很多客戶一直向蜜蜂工坊追訂單,意外迎來許多合作機會。

他們也跟中廣合作活動,帶著50、60歲的聽眾跋山涉水去一日體驗養蜂場,就有聽眾驚道,「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麼大聲的蜜蜂嗡嗡聲!」

黃承澤坦言,相比國外把蜂蜜當主食,台灣消費者對蜂蜜需求少的可憐,但我認為這反而是藍海,「我一直在想要如何帶動蜂蜜效應,讓更多人能樂在品嘗蜂蜜的健康與美味中」。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