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變垃圾山臭氣沖天,台泥想幫忙燒卻踢到鐵板?

花蓮陷入垃圾危機!累積一年近1萬5000公噸垃圾無處去,暫時堆置在美崙、七星潭沿岸邊。為了處理這個棘手的局面,花蓮縣環保局希望委由台泥協同處理垃圾,但當地居民抗議「不要在這裡燒」,讓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親自到場與鄉親溝通。花蓮的「垃圾危機」,究竟該如何解決?

為解決花蓮垃圾危機,花蓮縣環保局6月6日在秀林鄉和平村舉辦「水泥業(窯)協同處理廢棄物boo案」公聽會。場外,一陣大雨砰陀後,抗議民眾逐漸散去,但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仍堅持要直接面對面溝通。 

大雨中,張安平一把撥開員工遞過來的傘,面對花蓮和平抗議民眾強硬回應,「就是不要在這裡燒,」他一字一句堅定說著,「人類既然製造垃圾,就有責任去處理,而不是留給大自然!」

圖/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左)向抗議民眾說明。

花蓮陷入垃圾危機

有台灣最美麗後花園之稱的花蓮,正面臨嚴峻的垃圾考驗!去過花蓮的人,對於七星潭一定不陌生,但如今,這美麗的海灘正慘遭垃圾「淹沒」中!

擁有約34萬人口的花蓮,每天平均製造近150噸垃圾,但因縣內無焚化爐,過去,垃圾僅靠六座掩埋場處理,但隨著各掩埋場即將滿載封閉,目前花蓮有8鄉鎮約130噸垃圾,每天都得運到200公里外的宜蘭縣利澤焚化爐處理。

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即便宜蘭願意跨縣市幫忙燒垃圾,但截至五月底,花蓮仍累積近1萬5000公噸垃圾無處去,只能暫時堆置在美崙、七星潭沿岸邊。抗議現場,花蓮縣環保局長饒忠大聲疾呼:「1萬多噸,已經囤積了一年,風吹日曬,沼氣都出來了,我們真的很急。」

為解除垃圾圍城危機,年初,花蓮縣府找上台泥,盼倚重花蓮和平廠1300度高溫的水泥窯,能處理棘手的垃圾問題。畢竟,「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早已是國際成熟的垃圾處理法,且歐、美、日早已行之有年。

廣告

只是,每個人都會製造垃圾,但誰都不想垃圾運到自家門口,「我們就是不要垃圾在這裡(燒),」「垃圾難道一定得用燒的嗎?難道不能壓一壓丟海裡嗎?」面對鄉民因不瞭解而產生的擔心與害怕,張安平耐著性子溝通。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垃圾必須有人處理

「長久以來,台灣民眾仇視工業,為了衝突而衝突,但人類不可能沒有工業,舉凡食衣住行,都得靠工業,台泥處理垃圾,沒有好處,更賺不了錢,但垃圾必須有人處理」,張安平說,「我今天做這件事,不只是為了花蓮,更是為了台灣,必須要有產業跳出來做這件事!」


圖/台泥董事長張安平。

「我們要告訴大家,工業跟生活可以共存,」公聽會裡,他首度透露,將打造和平廠為一個生態開放工廠,這是一個藏在腦海裡許久的計畫,先進的循環生態工廠就像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圖騰,緊緊的護佑著廠區和社區,它增強不同群體的團結精神,重建廠區和社區的血緣關係。

張安平更以日本大島造船廠與丹麥卡倫堡(Kalundburg)工業園區為例,說明工廠除了生產外,「可以是一個能傳遞知識的教室,像是沒有圍牆的學校;包羅各種知識、可以是典藏文物或者是藝術品的博物館;當然也是種子庫、原生動植物的希望保育區、一個大公園,遊樂園...工廠,可以是現代進步文明的地標景觀圖騰。」

這個夢想,今年初,在擁有豔麗珊瑚礁、海水清澈見底的和平港通過歐盟生態村認證,以及確認蘇花改將於明年初通車後,更加具體了,「蘇花改通車後,和平會是第一個出口,也將是和平改變的契機,」「未來,我們甚至可以協助居民經營民宿、餐飲...」張安平描繪著心中的夢想。

面對場內外的質疑與衝突,張安平無奈地說,如果當地居民,不願意為自己的將來做點什麼,我們再用力,也沒有用!不過,他還是沒有放棄希望,「我覺得這次溝通是有效的,我看到他們的眼神,跟一開始已經不同了,即使改變只有一點點,都是好的。」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