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這招應對中美貿易戰,高明嗎?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4月10日於海南博鰲論壇發表了被英國《金融時報》稱之為「最受期待的一次演講」,甚至被專家解讀為中美貿易戰有可能平緩收場的前奏。

準確來說,中美迄今並沒有發生媒體熱炒、所謂的「貿易戰」。

無論是一開始美國表示將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關稅、公佈「301制裁清單」,抑或中國決定對包括大豆、汽車在內的106項美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等,雙方還只停留在喊話、叫價和累積籌碼的階段而已。

出席本屆博鰲論壇的泰豐資本CEO諸葛熹(Andrew GECZY)也認為,自己沒有看到「貿易戰」,只看到「貿易摩擦」,這種摩擦只是當前世界經濟的一小部分。

再從供應鏈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對美國順差的40%是境外零部件、半成品進入中國加工組裝再銷往美國而造成,中美貿易戰的結果必然會傷及歐洲、韓國、台灣等供應鏈中的一環,誰都沒有好處。WTO、歐盟和美國國內產業協會、大公司、華爾街精英的態度及聲音,兩國高層不可能一點也不顧及。

部分分析師意有所指暗示,美股近期兩次大跌,便是以此來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的兩次「任性」。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與金融風險研究中心主任鄧旭研判,中美都屬於強人執政,各自國內都有民意或政治壓力,誰也不會先認輸,如果繼續衝突下去有可能真的爆發貿易戰。他相信強人們具有智慧,不可能讓局面失控。

所謂「強人的智慧」,便展現在習近平這次的博鰲講話中,這份演講中提及三個面向和當下中美貿易糾紛直接相關。

1、擴大進口。包括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給一些外國特色優勢產品減稅,同時加快加入WTO《政府採購協定》進程。 2、智慧財產權保護。特別提到要保護在華外企合法的智慧財產權,重組「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執法。 3、放寬市場准入。這主要是涉及外資拓寬在銀行、證券、保險業務方面的經營範圍,同時特別提到汽車業的外資股比限制等。

廣告

習近平在諸國元首面前強調,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並即席宣佈一系列具體領域的開放舉措,包括上述涉及的汽車關稅、進口、金融服務、外商投資、智財權等等,甚至有的還提及到初步的時間表。

(圖/習近平於兩會的資料照)

習近平用這招應對中美貿易戰,高明嗎?答案顯而易見。

不只是自己更開放,習近平也對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希望,希望它們針對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不要人為設限。

同樣的呼籲,也證諸4月10日《人民日報》的社論:「從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到主動擴大進口,中國早有安排。」由此可知,中國一直堅持「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無論是2018年3月5日發佈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還是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抑或是更早的一些文件,北京當局都提出要在開放的範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

相較川普高喊的「美國優先」,中國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國際經濟往來,並追求「盡快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專家分析,經過這一回合,中國真的會得到不少讚。

尤其是在國際舞台上,中國努力避免成為「挑戰者」的角色,致力於開放,而且是面向全世界、願意遵守統一規則的國家開放,是非常聰明的決策。

出生美國的諸葛熹便直言不諱,自己離開美國25年,如今看到美國做出的政策調整,感覺十分失望,反觀中國的應對和輿論都是理性的、恰當的。

鄧旭研判,美國不可能不關切博鰲講話中這些重要資訊的意義,預期雙方將一邊施壓一邊選擇時機談判,在下一階段的機率應該極高。

如果雙方實施25%的懲罰性關稅,最終結果沒有贏家應該是雙輸局面。但從歷史的發展縱向來看,中國這次敢於「亮劍」並挫傷美國,對內疑聚了全民共識,對外高舉貿易自由化大旗,或可初步稱之為贏家。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