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為何能屢創新高,狠甩悲觀論者耳光? 陶冬:因「這2件事」

上周經濟數據沒有散發出多少市場價格動能,資金將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的談判上,儘管美國政府幾位高官口中的言辭各不相同,儘管距離最終的階段性協議還有一段距離,市場認為好事將近,資金加快離債入股的過程,美國三大股市同時創出歷史新高。

幾家歡喜幾家愁,債市則面臨資金出走,看多盤被逼空清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周暴升21點至1.93%,收益率曲線趨向陡峭。美國就業形勢良好,聯準會暗示停止減息,而歐洲央行大手擴張資產負債表,美元指數維持強勢,避險天堂黃金遭遇兩年多來最大的單周下跌。沙特阿美上市新聞繼續支持布倫特原油價格走高。穆迪下調英國主權信用評級前景,英格蘭銀行決定暫不降息,英鎊匯率掉頭向下。

印錢運動不只沒結束

還已展開新一輪

根據EPFR Global數據,10/31-11/6的一個星期中,75億美元資金流入股市,這是近9個月來最大的單周資金進入,也是造就美股創出新高、全球股市向好的資金力量。美股屢破歷史紀錄,悲觀論者被一次次打臉,背後的經濟學邏輯何在?答案是QE和增槓桿。

對美股悲觀主要基於歷史角度看估值,其背後一個隱含的假設是「如果一切條件不變,歷史會重複」。然而,條件已經改變了。史無前例的印錢運動不僅沒有結束,新的一輪已經展開。不僅美國自己的基礎貨幣在增加,歐洲QE所帶來新增貨幣也正湧向美元區,以尋求收益。這個導致美國債市股市的輪替上揚。

擴張性貨幣政策的本意是刺激實體經濟,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資金更多滯留在金融領域套利,逼迫貨幣當局加大政策力度,更令資產價格水漲船高。金融與貨幣政策似乎都在偏離其依附和支持實體經濟的本意,但是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似乎一時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借助壞消息震倉一下,然後資金繼續湧入,槓桿重新增加。

美歐汽車關稅大戰

最終應不至於加稅

汽車行業的不景氣,至少拖累了歐洲第二三季度GDP0.2個百分點、德國GDP0.6個百分點,預計德國證實已經進入技術性衰退。太平洋兩岸的糾紛無疑是影響出口的最大因素,但是對英國及土耳其的出口弱勢、美國的汽車關稅、引入新的排氣標準所帶來的停產也是重要的原因。

廣告

目前部分負面因素已經有所緩和,排氣標準改變催生的生產中斷已經過了最壞時間,對土出口開始回升,筆者估計美歐汽車關稅大戰最終不至於加稅,以此看來歐洲/德國汽車業應該有所回穩,給當地經濟帶來舒緩。這不是強勁的反彈,不過應該可以在未來若干季度緩解增長下滑的勢頭。

歐洲央行兩任行長分別呼籲歐盟放寬財政政策,德國對此沒有過去那種一口回絕的強硬,但是似乎還比較猶豫。歐洲/德國經濟何時觸底反彈,還要看財政政策和全球貿易環境。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已經接近極致,進一步推進負利率勢必影響銀行的盈利,乃至危害金融穩定。

歐洲的確需要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上作出交替,只是此舉觸及各國利益,經濟學家的呼籲尚未得到政策決策層尤其是德國政府的響應。

本週數據中GDP看點較多,德國第三季度GDP增長環比預料收縮0.1%,連續第二季度呈負值,進入技術衰退。日本第三季度GDP增長可能為1.9%(環比和年率)。中國的信貸和社融數據也是市場焦點之一。

(本文取自陶冬博客)

作者註:本文闡述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


更多今周刊文章
雙11購物攻略》線上血拚刷卡結帳把握3原則 防荷包破洞
路癡不怕迷路!Google地圖推「AR實景導航」 跟著箭頭就可走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