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企業新趨勢 放長線賺綠金

綠色企業新趨勢 放長線賺綠金

當國際對環保的要求愈來愈高,企業該如何走向「綠化」?台灣的奇美實業發現,企業綠化雖須下重本,卻意外讓公司逃過兩次天災,甚至還能拿獎、獲利。

四月下旬,世界地球日來了。今年全球前兩大排碳國:中國與美國,以及全球一百多國於美國紐約的聯合 國總部,正式簽署巴黎協議,宣示努力減碳,務必達到在本世紀前溫升不超過一.五度的目標。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對抗全球暖化,除了達到減碳目標之外,沒有B計劃,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個地 球。」

中研院院士李遠哲近日在一場演講上強調,能源轉型是政治、社會、經濟的全盤轉變,「如果不在控制環 境風險的前提下發展,人類將全盤皆輸,」如果什麼都不做,危機在幾十年後就會無法挽回。

地球日的真諦,是全球思考、在地行動。除了個人節約使用資源,愛護環境之外,「既行善又獲利」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已經成為新一代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重要準則之一。

無法迴避的綠色挑戰

綠色企業實作,牽涉降低生產過程消耗的資源與能源、降低污染、降低碳排放等。最新的綠色企業趨勢, 由兩種趨勢帶動:一是非市場的力量,也就是法規;另一種則是來自市場的力量。

最現實的、也是對外貿導向的台灣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國際法規的改變。

美國眾議院二○○九年通過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大力推動低碳經濟,將自二○二○年起對進口的 高碳排放產品,徵收懲罰性的碳關稅。

國際大廠也致力於建立綠色供應鏈,包括IBM要求旗下二.八萬家供應商,必須提出本身的環境衝擊報告 並自行設定減量目標、索尼設定一五年以前,每項產品生命週期減少三○%能源消耗(與○八年相比)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