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民幣國際化步履蹣跚亟待突破

工商時報【主筆室】 美元即將再度升息,勢必衝擊人民幣匯率及大陸對外收支安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政府推動已久的人民幣國際化,在今年肯定是步履蹣跚,難有進展;這件事之如此易受外在因素左右,原因是人民幣匯率和利率政策相對僵固,難以機動應對外來變數,如同一個瓶頸,亟待中國人民銀行儘早加以突破。 人民幣國際化,是大陸中央推動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戰略部署。如「十三五規劃」綱要文件指出,在該規劃實行期間(2016至2020年),將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人民幣資本走出去。 但這項政策方針之落實,在前年「811匯改」導致人民幣重貶後,已經遇到挫折;惟真正衝擊,是來自去年尾大陸政府的開始嚴管資金匯出,即逐筆嚴審匯出用途,致使大陸資金易進難出,這比匯率貶值更嚇阻人們持有人民幣意願,而人民幣國際化也從此開始步履蹣跚。 根據環球銀行同業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布資料,去年底全球國際支付使用各幣別比重,人民幣只佔1.68%,顯著低於前年底的2.31%;而此比重在各種貨幣中的排名,亦從前年底的第5位,降至去年底的第6位,次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幣、加拿大幣。這顯示人民幣國際化已有「不進則退」之虞。 儘管大陸政府不會公開承認,人民幣國際化碰到了障礙,但海內外有不少專家學者,都看出這件事一時難再往前推進之客觀現實。 大陸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余永定,去年末已呼籲大陸政府,暫緩人民幣國際化腳步,先把當前國內外緊要金融問題處理好再說。另外,法國巴黎銀行首席中國區經濟學家陳興勳,亦在日前公開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今年勢將暫緩。 這裡所講的暫緩,意思是大陸政府在今年內,將暫停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及跨境流通。而其政策考量,可想而知,就是大陸資金外流不止,實不宜再拓寬人民幣兌換外幣的渠道。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數據,去年大陸「資本淨流出」高達7250億美元,創下空前記錄;該協會並認為,今年因新增美資企業資金回美因素,大陸資金外流恐加劇。 除了美資回流之外,美元升息應也是大陸資金外流的重要誘因。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高層,近來發表的利率政策談話,偏向「鷹派」,致使市場上普遍預期,美元很可能從3月開始,進入新的持續升息階段,這階段將延續到明年,期間會有幾次升息。 果真如此,則大陸資金外流將「沒完沒了」,人民幣國際化也難在近期恢復推動,那就難以達成十三五規劃設定目標了。 無論如何,人們一定會問,以美國為主的外部因素,何以如此深刻地牽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呢?這問題的答案,顯是人民幣的匯率和利率政策不夠靈活,而無法機動「反制」從美國來的金融壓力。 匯率方面,近10年來人民幣先是一路升值,然後反轉為一路貶值,都是單向變動,缺乏彈性,所以其在一路升值時期,碰到美元走強時,常未能相對貶下來,而出現「雙強」局面。反之,人民幣在一路貶值時期,碰到美元走弱時,亦常未能相對升上去,而出現「雙弱」局面。 人民銀行實應改變政策思維,儘量強化人民幣應對美元的彈性,以有效調節大陸資金進出;尤其在近一年多的貶值時期,人民幣理應趁著美元漲多回軟時,盡可能地相對大幅回升,以減緩資金外流勢頭。為此,亦宜擴大人民幣匯率每日波動幅度,從目前規定的「中間價上下2%」,擴大為3%,以提升匯率彈性。 至於人民幣利率,原本可以彈性調升,以穩住國內資金,沖淡美元升息之衝擊。然而,近一年多來,雖然美元升息聲聲催,但大陸銀行人民幣利率卻維持原位,未能牽制資金外流。直至近日,人民銀行尚在對「人民幣升息說」作消毒、否定。 其實,今年如美元升息頻繁,人民銀行應有必要相應提升人民幣利率,不要再讓其呈現僵化狀態。更何況當前大陸物價已有蠢動跡象,也是人民幣利率走升理由。 總之,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的彈性一旦提升,即可望有效調節大陸資金進出,並可讓人民幣國際化政策擺脫美國因素牽制,而不停頓地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