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太保守 能穩健獲利是關鍵?!

文:歐陽姚

熟識的中醫師,知道我在YAHOO撰寫財經文章,便跟我說起:他有一位病人從事股票操作,每周一、三、五下午,固定到他的診所進行針灸治療(壓力太大導致天天頭痛);另一方面這位病患又經常向他炫耀,在股市中獲利有多豐厚!

中醫師問:「股市20/80法則,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很謹慎地回答道:雖然大多數人都相信,股市中只有20%投資人獲利,其餘的80%屬於虧損一群;不過個人更相信,能長期在股市中獲利的,最終只有2%」。

中醫生聽完我的說法,瞠目結舌,然後進一步問道:「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炒股呢?」哇!這真是個好問題?

台灣上班族平均月薪4萬多元,社會新鮮人更是只拿26K左右的低薪。這樣的薪資大概只能勉強應付每月開支,對照在6都買一棟房要幾百~上千萬,養老金動輒千萬起跳,想要買房或準備退休金,靠薪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不投資理財,這些資金要從那裡來呢?

理財太保守 ?

一家理財機構調查:針對25~55歲的工作者主要理財工具調查?
前三名依序是:
1「儲蓄或定存」占81.8%
2「保險保單」占51.6%
3「基金」24.2%

至於,積極型的股票只占14%。專家建議,理財應積極點。

投資積極與否,其實要視投資者的專業與性格。有人專炒短線,每天殺進殺出,還樂此不疲,也有人操作選擇權遭到斷頭了,仍然舞照跳、歌照飆,抗壓性超強;當然也有股票跌5毛,就吃不下睡不著的,這種性格即使賺到獲利,卻失去健康,也不見得是好事!

廣告

至於,為了達成退休理財目標,民眾的主要的三大障礙?高達73.4%表示「缺乏諮詢管道」,63.8%「入不敷出、沒錢規劃」,「投資失利機會大」占33.3%。

針對這三項的綜合意見是,用少量資金開始,邊做邊學,且拉長投資期限,才能發揮複利效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薪資自提6%開始。

自提6% 作為投資一環!

在2005-2017這13年間,新制勞退有5年投資績效在5%以上,3年出現虧損,
平均績效為3.16%。
雖然不算太好;但也比一年期定存的1.065%強,加之政府有最低2年期定存利率的保證,鎖住了下檔風險。

目前勞退新制專戶有1117萬戶,2017年每名勞工可獲得的平均收益為1萬多元。這還是雇主提撥6%產生的績效;若勞工相對提撥6%,則收益加倍,這筆收益將加入本金計算,來年在本金變多的基礎下,就可發揮複利效果。

然而根據勞保局統計,個人自願提繳人數約為40萬人,占總數不到4%,實在可惜!

若以基本工資22K年輕人為例,每月自提6%僅1,320元,門檻比定期定額買基金還低,而且還不收基金手續費、管理費。

延伸閱讀
薪水不夠花 別讓意外來攪局!
如何放大你的Business Model?!
低薪高房價 年輕人未來在哪?
別窮得只剩下錢!
如何在低薪與裁員中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