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健診-布局亞洲多元資產 獲利可期

工商時報【本報訊】 宏利亞澳入息平衡成長基金 經理人徐志偉: 全球股市今年來在美國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及眾多國際情勢紛擾下,市場呈現劇烈震盪,在多空交雜的大環境下,多元資產配置型基金越來越受台灣投資人歡迎。 在歐美復甦帶動,加上經常帳維持盈餘、外匯存底全球最多的穩健體質,以及人口眾多帶來龐大的消費潛力,亞洲擁有強勁經濟成長力道,充滿許多高股利、高殖利率的投資機會。其中,亞洲股市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仍在歷史平均或低點,同時相對全球其他市場具有較高股利水準;亞洲債市則具有相對高信評、高殖利率與利差較高優勢,投資獲利前景可期。 針對逸嫻的案例,徐志偉建議,逸嫻可將手中閒錢保留20萬元的生活周轉金,其餘130萬元及每月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再投資布局於亞洲之多元資產配置型基金。逸嫻並未提及她打算為退休累積多少金額做為準備,然而,若以逸嫻的年齡來看,預計再20年退休,屆時投資於此類基金之金額,若平均年報酬率維持在5%以上,將可累積至近千萬元,加上多元資產配置的組合型基金又能每月穩定配息,可提供退休生活穩定收入,若屆時逸嫻仍獨身,則應該已足夠滿足其退休準備。 近期亞洲股市以中國、香港、台灣與韓國行情都不錯,撇除基本面不理想、單純為資金行情的中國股市來看,台、韓的銀行、地產、科技與礦業等產業都有走多行情;香港股市則在中國資金的外溢效果下,各類股表現都不錯,其中最好的為銀行與地產。而亞債部分,除歐洲及中國擴大寬鬆帶來豐沛資金外,聯準會亦持寬鬆鴿派態度,帶給債券市場穩定發展的環境。 此外,東南亞如印尼、馬來西亞及印度,除經濟成長看好外,貨幣亦在貶值穩定後,有升值預期,可望吸引外資流入。在目前全球寬鬆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金未來仍將以增持相對成長率高的亞洲標的為主,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回流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後市相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