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產值驚人 運動經濟學躍為顯學

所有重大運動比賽其背後所帶來的運動產值往往高得驚人,這也是經濟學家對於運動專業在過去20年來,於北美和歐洲逐漸引起廣大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撰文:劉代洋(本文摘自台灣銀行家3月號)

美國當地時間2月5日,第51屆美式足球超級盃決賽在休士頓舉行,此項歷年來單場運動比賽吸引最多觀眾(往往超過上億人口)的運動比賽,賽前休士頓超級盃主辦單位預估此項比賽將會對休士頓城市帶來4億5,000萬美元的收入;另外根據運動專業公司的分析,預期將有13萬8,000名的觀眾在現場觀賞球賽。

此次超級盃參賽的兩支隊伍,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和亞特蘭大獵鷹隊的兩個四分衛主力選手,年薪分別高達205萬美元和208萬美元不等;兩個球隊市值根據《富比世》(Forbes)財經雜誌2016年9月估計,分別高達34億美元和21.3億美元之多,而根據報導,此次超級盃門票的價格在1,500美元和3,000美元之間,黃牛票則甚至賣到一張票15,000美元。當然最引人注意的則是比賽的過程緊張刺激、高潮迭起、精彩無比,從上半場獵鷹隊大幅領先到下半場愛國者隊追成平手,甚至在延長賽愛國者隊先馳得點,終於贏得比賽,整個比賽的過程相信跌破大家的眼鏡。

事實上,所有重大的運動比賽,包括美式足球超級盃決賽、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棒球比賽、美國職籃的比賽等在內,不只是球賽過程精彩,其背後所帶來的運動產值更是高得驚人,這也是經濟學家對於運動專業在過去20年來在北美和歐洲逐漸引起廣大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運動帶動GDP、就業、生活滿意度

許多經濟學的主流期刊也會刊登運動經濟學的相關研究論文,而主要刊登運動經濟學的相關研究期刊則包括《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Finance》兩項期刊:前者研究的議題包括運動產業、成本效益分析、廠商理論、利潤極大化、供需彈性、市場結構、運動贊助、購併、運動的經濟效益分析、運動員相關議題包括集體議價在內,和政府的管制等;後者研究的議題包括職業運動財務對地區就業和薪資的影響、運動融資等。

廣告

事實上,根據Alex Bryson、Bernd Frick和RobSimmons(2015)在《National InstituteEconomic Review》的研究,運動經濟學普遍受到重視,主要有下列原因:1、運動是一項大規模的事業,根據2007年歐盟運動白皮書的研究指出,運動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占歐盟GDP的3.7%。2、運動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歐盟的該項估計有超過1,500萬人受僱於運動和相關行業,約占整體勞動力的5.4%。3、運動的成敗對多數參與者和支持者非常重要,實證研究顯示當國家隊贏球時,可提高國民的生活滿意度和福利,當然如果得以因此鼓勵國民多從事運動,則更是錦上添花。4、運動經濟學在許多優良的學術期刊發表,增加了民眾對於運動經濟相關的議題,包括勞動市場以及廠商如何運作的了解等。

>>運動經濟學論文研究值得台灣借鏡

相同的,在2015年5月號《National InstituteEconomic Review》還有其他幾篇研究運動經濟學有趣的文章,以下再分別彙總個別論文的研究成果。首先,Richard C.K Burdekin和MichaelFranklin在〈Transfer Spending in the EnglishPremier League: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的文章中,探討英國超級足球聯賽球隊,包括富裕的球隊和一般的球隊在內,球員買賣的移轉支出行為究竟為球隊帶來贏球、效用極大化或利潤極大化。文章引用資料來自於DeloitteAnnual Review of Football Finance的資料,研究涵蓋期間自1995年到2013年之間,研究方法採用迴歸分析法和相關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富裕的球隊往往追求贏球、效用極大化、增添球隊老闆知名度,可能因此獲得其他額外經濟利益;而一般的球隊則傾向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另外,Andy Barlow和David Forrest在〈Benefits to Their Communities from SmallTown Professional Football Clubs〉的文章中運用條件評價法(contingent valuationmethod),比較兩個英國城鎮小型的職業足球球隊,是否值得當地地方政府在球隊發生經營不善時進行干預和介入。而所謂條件評價法之應用主要是透過詢價方式以及調查方法,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受訪者之願付金額或支付意願,然後採用適當之估計。研究結果顯示兩個城鎮的居民都願意支付較球隊門票收入更高的金額以留住球隊,也提供當地城鎮政府得有正當理由介入,讓球隊留下來。

再者,Colin Green、Fernando Lozano和Rob Simmons在〈Rank-Order Tournaments,Probability of Winning and Investing in Talent:Evidence from Champions’ League QualifyingRules〉的文章中,探討贏得足球比賽勝利的機率是否影響球隊進入決賽的動機努力,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球隊進入決賽的機會增加(例如:名額增加),一方面將有助於邊際球隊願意付出更多的投資金額以吸收更好的球員,另一方面對已經得以進入決賽的球隊而言,也會付出更大的努力以爭取更好的成績,在在顯示英國足球聯盟球隊之間的競爭有如一場武器競賽般的激烈。

接著,David J. Berri、Christian Deutscher和Arturo Galletti在〈Born in the USA:National Origin Effects on Time Allocation in US andSpanish Professional Basketball〉的文章中,探討北美職業籃球和西班牙職業籃球兩者是否具有國民的種族歧視,研究方法採用迴歸分析法,研究期間涵蓋2001年到2013年,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並不一致,但是本研究卻得出「出生」在美國的球員得以同時在北美和西班牙的職業籃球聯盟受到較佳的待遇,以球員在球場上參與比賽的時間長短加以估計。從前述可知有關運動經濟學之探討甚多,值得台灣借鏡。(本文作者為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延伸閱讀★
3大趨勢蘊藏金融商機 金融業不容錯失的機會
以東京奧運啟動都市計畫 日本經濟再現成長契機
世界各國爭搶重要賽事主辦權 大型賽事創造經濟效益 更創造永續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