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文:在不斷進化中,仍然保有屬於自己的質地

王希文:在不斷進化中,仍然保有屬於自己的質地

25歲決定成為全職音樂人,這條路,王希文到今天整整走了10 年。

他有個很不一樣的起點,既顛覆又正統。顛覆的是,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畢業後,到花旗銀行當了一年外匯交易員,這相當「入世」的軌跡,著實和一般音樂創作者大相逕庭;而辭職到紐約大學攻讀電影配樂,師從好萊塢資深作曲家Ira Newborn以及《獅子王》音樂總監Joseph Church,成為台灣第一位在紐約學習正統百老匯音樂劇的作曲家,則讓他在汲取養分和開拓視野上,站上了最貼近世界脈動的第一線。

看來衝突的背景元素,揉合王希文對音樂強烈的探索、好奇與熱情,建構出他作品極其多變、沒有界限的面貌。在最近一張《健忘村》電影原聲帶專輯中,22首配樂融合國樂、搖滾、古典、搖擺樂……,甚至大膽加入節奏口技與純人聲合唱,這裡面有王希文的自我突破,也有他的企圖。

「過去電影配樂都只是低調地跟著畫面烘托情緒,」王希文說,但事實上,「它可以是另一個演出的角色,讓這個畫面之所以搭配這段音樂,顯得更有意義。」於是,他的參與提早到前期構想階段,和電影製作團隊來回討論、修正。中間難免出現歧異,但每次激盪,「都是又撥開窗戶,帶我去到另一個新的地方,」他說。

回台灣後,王希文一直是各大音樂獎項常客,在媒體上更多了個「音樂才子」的稱號。但聽他聊起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沒有太多光鮮亮麗,反倒是一個又一個問號:我是誰?要成為誰?往哪裡去?這些困惑指引他跳入每個未知的水窪挖掘答案,然後驚訝地發現:看似意外的際遇,原來都可以連成一道美麗的痕跡,只要拿著線頭的自己,用心串接。

在滿檔錄音工作中擠出時間接受採訪,王希文看自己、看環境、看創作,難得回顧10年足跡。

Q1.走上音樂路屆滿10年,你有哪些「變」與「不變」?

幸運的是,我總是努力在每次的工作中找到新的挑戰,因為我是個很怕做一樣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