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跌 CPI連6月下滑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6月物價調查結果指出,受汽油、瓦斯及電價下跌的影響,6月消費者物價(CPI)較上年同月跌0.56%,連續第6個月下滑,第2季跌幅0.7%也大於預測值(0.54%),顯示景氣不如當初看得這麼好。 計總處指出,6月份雖蔬菜、肉類及外食費較上年同月上揚,但在油料費跌23.2%、燃氣跌24.0%及電價跌4.5%的影響下,CPI還是持續下滑0.56%,這是自今年元月以來連續第6個月下滑。 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扣除短期易波動因素,6月核心物價仍續漲0.57%,而370個查價項目裡,有220項較上年同月漲,上漲項目權數占66%,上漲項目超過下跌項目。 一般而言,若物價連續兩季下滑,便表示已有通縮(deflation)的現象,台灣今年第1、2季接連下滑,依序是-0.59%、-0.70%,是否已有通縮?蔡鈺泰說,6月僅油、瓦斯及電費這三項即讓CPI跌1.26個百分點,若這三項持平,物價將呈上漲,因此尚無通縮。 值得注意的是,第2季CPI跌0.70%,較5月預測0.54%擴大,蔡鈺泰表示,第2季物價跌幅比較大,某種程度也在反映前景氣表現沒有當初看的這麼好,事實上,依環球透視預測,全球經濟成長也由5月預測的2.7%下修至2.6%。 至於外食費,6月雖較上年同月漲1.67%,但這已是近17個月最小,漲幅趨緩。 蓮花、昌鴻兩個颱風將至,對7月物價會否造成影響?蔡鈺泰表示,颱風會干擾蔬菜、水果的生產,而導致物價上漲,但影響多大,目前尚無法預測。 至於衡量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WPI)於6月仍續跌9.3%,其中進口物價續跌13.66%,為連續第12個月下滑,蔡鈺泰表示,全球景氣趨緩,導致對農工原料需求下滑,應是進口物價、躉售物價下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