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回升 教你選對能源債基金

油價回升 教你選對能源債基金

國際油價近期出現緩步回升,站上60美元大關,但葉門叛軍與沙烏地阿拉伯聯軍協議停火,伊朗、利比亞重回供油鏈,讓油價再陷入走低疑慮。如何選對能源類股債基金投資,且看本文細說分明。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行)於五月十一日再度無預警降息,宣布調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利率各一碼(0.25%)。統計中國人行自去年十一月以來,至今已三度降息、二度降準,其連續降準降息的箇中原因,無非是中國近期經濟數據持續疲弱,人行為了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全發展,並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遂再度無預警宣布降息,大行寬鬆之道,藉以激勵陸股上演慶祝行情。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中國現階段經濟情勢較金融海嘯時要來得嚴峻,且物價水準仍處於低檔,企業融資成本偏高,人行未來再寬鬆的空間,相當值得期待,陸股在政策強力支撐下,現階段僅是中期波段起漲點。

人行接連寬鬆 金融、地產業雨露均霑

中國人行連續祭出降準降息,不僅有助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製造者物價指數(PPI)持續處於低檔,預期人行仍有政策空間,進行降息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舉措,並同步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至1.5倍,金融業利率將更加自由化,金融業估值可望再提升;此舉不但有效降低股市下檔風險,亦有利股市多頭再起。

中國人行連續實施降準降息,除了讓金融受惠外,地產、保險產業也都雨露均霑。然而,今年第一季末時,中國卻面臨了另一個窘境,那就是全球各一線品牌的石油公司,因為受到油價大跌,加上在中國開挖頁岩油氣,受到地質風險影響,陸續與中國解約;其中,尤以近年承諾出資數十億美元,協助中國探勘頁岩油氣的荷蘭皇家殼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 PLC)影響最大。

廣告

石油大廠紛撤資 中國能源業堪慮

殼牌石油是石油業界最支持中國市場的業者,近年來卻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到許多困境,如中國石油集團要求其簽署產量分成協議,由於中國石油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這讓殼牌石油不得不尋求出售中國潤滑油品牌及業務市場,甚至放棄與中國石油股份合資建設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公司的計畫。 上述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其他投資中國市場的國際知名石油商,如英國石油(BPPLC)日前即退出南中國海的三個油氣勘探區。

這些國際知名石油廠商的撤資,反映出能源需求優勢漸失的中國所面臨的挑戰。畢竟中國有六成的石油需求依賴進口,隨著中國國內經濟與生產進入平原期,對原油的需求比例持續加大,包括工業和發電用的天然氣進口量也跟著攀升。

能源市場掀併購風 增添投資動能

日前殼牌石油併購英國天然氣集團,併購金額高達470億英鎊,為一九九八年艾克森(Exxon)收購美孚(Mobil))公司以來,石油及天然氣產業最大規模交易。事實上,近期能源市場併購風潮轉趨活絡,包括Repsol併購Talisman、哈利伯頓(Halliburton)併購貝克休斯(Baker Hughes),以及殼牌石油併購英國天然氣集團。天達資產管理認為,這波併購風潮仍方興未艾,未來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有可能加入併購行列,併購金額可望再創新高。

天達資產管理強調,過去大型能源公司嘗試藉由內生增長(organic growth)未果,面對原油產量遞減以及缺乏成功的開採案例,使得大型能源公司的原油儲量難以持續;另一方面,由於外部增長(併購)是最明確且最經濟的方式來達到成長目標,且當前市場環境正提供併購良機,因此預料近期殼牌公司併購英國天然氣集團,將不會是這波油價下跌環境的最後一宗併購案。

能源產業併購效應,加上近期原油價格大幅拉回後持續反彈,讓國際油價近期站上60美元關卡。天達資產管理表示,面對原油產量遞減以及缺乏成功的開採案例,預料大型能源公司將持續透過併購方式,達到原油儲量成長的目標,可望增添能源市場投資動能。
以目前低油價環境而言,不僅壓抑原油供給,同時也提振原油需求。天達資產管理指出,就供給面來看,低油價使美國原油生產活動減少,能源公司紛紛削減資本支出。去年十月以來,美國原油鑽井數已減少五成,新油井缺乏開發,加上頁岩油井首年產量的遞減率高達七成,顯示原油供給前景面臨嚴重威脅。

反觀需求面,據國際能源署資料預估,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年底前全球原油需求每日可望增加110萬桶左右;在需求、供給一增一減之間,原油市場將趨於供需平衡,能源市場持續復甦行情可期。

油價下滑未必帶來經濟復甦

日前葉門叛軍與沙烏地阿拉伯聯軍達成初步停火協議,伊拉克、利比亞等產油國的供給量也在恢復,這對正要開始準備走升的油價,形成不小的下行壓力。在一般普遍的認知裡,多認為油價下滑可增加民眾消費,降低貨物成本,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發表一篇工作報告,針對美國能源業的榮枯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內容提及低油價將帶來消費經濟的溫和提振,但不一定會明顯改變美國的總體貿易收支,以及轉移支付的情況。

由於許多政府會藉油價重挫的機會,採取對應措施充實財政收入,例如上調汽油消費稅或減少燃料補貼;與此同時,油價下跌也加重了正在實施QE的歐洲和日本的通縮疑慮,消費者和企業可能變得更不願貿然消費和投資,進而拖累經濟增長。

以實例來看,中國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已經將燃油消費稅上調了50%;日本則是因高稅賦導致過去六個月汽油價格只跌了15%;印尼政府因取消燃料補貼措施,導致燃料價格自去年十一月起上漲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