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機器人理財 小心三大罩門

靠機器人理財 小心三大罩門

機器人大軍來襲,銀行紛紛吹起革命號角,科技業也紛紛卡位機器人理專商機。

但機器人真能替投資者做大報酬率?受限於技術和金融環境,專家有不同解讀。

自去年底至今,國內多家金融機構陸續推出俗稱「機器人理財」的智能理財服務,瑞士銀行的「智能財富管理」、王道銀行的「O-Bank機器人理財」以及中信的「中信智動Go」,富邦、基富通也預計在下半年上線。

科技圈也準備搶灘:主打基金「盡職調查」(DDQ)的大拇哥投顧(Tarobo),曾接受《今周刊》專訪的群馥科技(Fugle)及唐吉軻德(Tixguru)瞄準美國市場的Fintech新創Trading Valley、以及由前銘傳大學教授陳琪龍成立的銓智金融科技等,正著手推出相關的服務。

事實上,機器人理財(Robo Advisor)早已經是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的核心,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侯建業(KPMG)預估,2020年全球機器人理財產業估值將達5,000億美元、管理資產(Asset Under Management)更可望來到2.2兆美元,超過66兆新台幣。

迷思一:穩贏必勝?

機器人無法保證做大績效!

但這個彷彿搖滾巨星般降臨,堪稱今年台灣金融市場熱門關鍵字的「理財機器人」,真有這麼「神」嗎?事實上,連機器人理財的開發者都說:大家誤會了!

真相:機器人理財能提供投資配置建議,但無法保障報酬最大化。

理財機器人,有兩個最重要的步驟。第一,就是金融機構透過程式,去了解客戶特性與風險取向(這就是金融界俗稱的KYC,know your customer)。

廣告

再來,交易策略轉換為演算法,從原本的人為操作,轉為「全無或極少人工」來進行接近無人化、甚至自動化服務。但是,這些過程,都與投資人最在意的「報酬最大化」沒有絕對關係!

「機器人理財,並不是報明牌的工具」,投身機器理財新創超過兩年的Trading Valley創辦人彭瀚生解釋,雖然有少數新創公司,能透過量化交易進行短線操作,追求報酬極大化,但世界代表性的理財機器人公司:美國的Wealthfront或Betterment,他們主要服務仍是資產組合建議。「如果你是很有經驗的積極投資人,希望追求15到20%,甚至以上的年化報酬,那絕對不是機器人理財的客群。」

也就是說,「報酬最大化」絕非理財機器人主要目標,相較於快速累積資金,現有機器人服務更鼓勵「細水長流」,提供中、長期比較好的收益。

「機器人理財一定會有風險」,彭瀚生提醒投資人,「它只是把風險控制在你能接受的範圍,當市場出現波動再根據你的風險承受度,自動調整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