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科技應用 引爆智慧家庭商機

橘色科技應用 引爆智慧家庭商機

日前,新任台北市長柯P又失言,這次他直接了當的說:三十歲以上不婚女性是國家安全危機。雖然事後修正為三十歲以上的單身男女不婚都是問題,卻已引起媒體及輿論關注。

柯文哲固然比喻欠當,但他的發言,某種程度上來說與事實並無很大出入。他只是想表達少子化趨勢將會造成的人口結構崩解的問題,進而影響台灣社會安全網與社會發展的衝擊。

少子化迫在眉睫,國發會推估,隨著十五~六十四歲工作年齡人口將於今(2015)年到達74.4%的高峰後反轉向下,台灣過去五十年以來享受的「人口紅利」正式告終。在少子化效應的影響之下,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已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老年國,今年底老年人口占總人數比例將達到12.5%。

根據Micera等學者在2008年發表的一份論文顯示,全球人口預期在2050年就會達到全球高齡化的狀態。其中,已開發國家更是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年齡超過六十五歲。全球人口老化已是趨勢,促使各國政府開始重視老年(高齡)科技以及長期照護制度政策。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鄧素文司長表示,長照保險以健全發展長期醫療照護體系為重點,方針是以「居家及社區式照護服務為主,機構式照護服務為輔」為依準,朝「居家式照護服務占70%,機構式照護服務占30%」的目標努力。

其次,有鑑於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長期照護需求,政府近年來已積極推動長期照護相關方案,致力於建構完善的長期照護制度(見下頁圖二),以滿足高齡社會所需。為建立穩健且可長可久的長期照護制度,已自2008年十二月起積極進行長期照護保險規畫,目前長照服務法及長照保險法都已進行至立法院及行政院審查階段。

廣告

而雖然長期照護已列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衛生署重點工作之一(經建會於2014年一月二十二日改制為國家發展委員會,衛生署於2013年七月二十三日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但由於長期照護制度立法、長照機構相關人力與專業目前仍不敷使用,所幸相關科技的技術應用到生物醫學工程之整合,隨著時代進步,已逐漸成熟達到產業應用階段,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鄭國順教授表示。

根據老人科技領域先驅研究學者Herman Boum對「老人科技」所下的定義,就是運用科技,並確保提供最佳科技環境,讓老年人能夠安養天年。

橘色科技就是老人科技!

而鄭國順教授為國內率先提出「老人科技就是橘色科技」概念的第一人。他認為,隨著經濟發展趨勢、市場產業價值等優勢來臨,全球主要資通訊和電子產業都注意到,如此龐大商機不需要高科技技術,而是需要技術整合和應用創意。

「橘色科技」是一個新顏色表徵,它與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綠色科技不同,是一種關懷人文的人本科技。以色彩學而言,橘色(橙色)是紅色和黃色的結合而來,屬於暖色系,橘色又象徵晚霞和秋葉,正好代表人生晚年階段,有豐饒、成熟的意味,符合老人科技的意象。而橙色的抽象意義有溫暖、快樂、積極、明朗,也正好顯現社會關懷和人文關懷的老人科技價值與蘊涵,這是理由之一。

甚至,「橘色」是老人最能辨識到的顏色,因而以橘色代表老人科技再適合也不過,工研院產經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科技應用與服務研究部分析師陳右怡表示。

橘色科技涵蓋健康、幸福和關懷

若是從英文縮寫來看,ORANGED technology(橘色的科技),可以解讀為Ope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Novel Gerontechnology for the Elderly and Disabled的字首縮寫,正是老人科技研發和應用的最佳說明。

陳右怡表示,老人科技已是世界各國目前最被看好的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所謂老人科技,從英文Gerontechnology可看出端倪,其實就是一個複合字,為因應社會演進所需而產生,從老人學(gerontology)和技術(technology)連結形成。

橘色科技主要包括健康科技、幸福科技,以及關懷科技。若再細分,則包括老人健康安全照護與疾病預防、兒童健康安全照護與疾病預防、受災戶天然災害防治與救援、低收入家庭照護與關懷、身心靈障礙照護與關懷,和人文素養的提升。

舉例來說,遠距嬰兒或老人照護,可透過在家中裝置網路感應系統,利用家中顯示器、攝影機和麥克風所構成聲音辨識和影像動作辨識系統為基礎的監控系統,與親人隨身攜帶的手機及PDA連結,讓親人能隨時掌握家中嬰兒或老人情況,一有突發狀況就可做即時的處理。

老人科技+智慧住宅

而老人科技又與智慧住宅息息相關。近年來,全球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廣泛研發和應用智慧住宅相關技術。鄭國順認為,智慧住宅中若沒有落實橘色科技到銀髮族的居家照護和獨立生活,讓銀髮族能夠快樂老化、在宅老化,就不能稱為智慧住宅。

智慧家庭就是以「家」為中心,結合周邊相關產業,共同推動智慧居家服務,其中就包含居家照護、安全監控、智慧家電及家庭娛樂等服務。

台灣智慧家庭商機與市場缺口

對於智慧家庭的規劃,歐盟因人口逐漸老化所帶來的健康照護需求,積極利用ICT技術發展照護服務的智慧照護生活,以2008年啟動的「全面居家協助」資助計畫為先,美國於2004年推動智慧結構發展計畫,積極研發資通訊、監測技術應用於建築中,加速智慧家庭市場趨勢,由大廠領頭開發。而日本發展至今技術最為成熟,韓國急起直追,有機會於2018年成為U-City智慧家庭業領導國家,中國也在十二五計畫中將智慧家庭納入其中。

至於台灣的智慧家庭計畫,也於2006年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智慧化空間產業發展計畫」,到2008年推愛台十二建設中的智慧台灣,以及國科會推動的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等,分別在台灣大學建置INSIGHT Center,交通大學建置Eco-city,以及成功大學建置Touch Center,期盼帶動智慧住宅相關的各種產業發展。

不過,MIC指出,目前智慧家庭產品設備多元、價格不定,容易造成消費者學習障礙與使用門檻。隨著無線布建與雲端發展,未來業者應發揮產品綜效,提供更便捷的操作環境,增加消費者採用意願。

再者,智慧家庭各領域的需求仍仰賴消費者,單純規格提升或技術創新不一定能被市場接受。由於台灣數位內容發展程度不亞於其他國家,結合軟體內容、提供在地化服務並精準定位消費需求,是未來智慧家庭發展重點。

智慧家庭生態鏈成形

台灣智慧家庭市場外,可掌握鄰近中國大陸龐大市場商機。中國積極建設智慧城市,台灣業者可先從標竿智慧城市開始進行,再拓展至其他地區,並嘗試與當地業者合作,且從中國當地家庭生活型態出發,著眼人機互動,發展智慧家庭創新應用方案。

過去一年是智慧家庭生態鏈成形的關鍵年,大廠透過併購(如Google併購Nest/Dropcam、Samsung併購Smart Things)、建立物聯網聯盟(如QUALCOMM領軍ALLSEEN、Intel主導OIC、Google成立Thread Group等),並以開放API(應用程式介面)等技術規格為策略合作手段,用以整合第三方軟硬體資源,達到家庭裝置間互通互聯,擴展與開發商共創互利的智慧家庭生態體系。

從市場規模來看,IEK估計,2015年家庭自動化市場規模達二百億美元,年成長率為19%。全球廠商持續致力於革命性產品與創新商業模式,智慧家庭軟硬體設備處於百家爭鳴態勢,在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不變情況下,大廠無不卯足全力搶食銀髮商機大餅,以台灣ICT產業發展的高度成熟來看,成為下一個智慧家庭產業領導國家並非難事!(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58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