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台灣農業需要「短鏈」革新

農漁產品產銷始終是台灣農業發展的罩門。前些日子儘管北農和台北市政府就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改建案有所爭議,而北農總經理強調的只是需有冷鏈設施及挑高樓層,才能因應未來國內農產行銷的需求,未免過於短視,無視於農產行銷正在進行大變革。隨著新零售時代來臨,透過整個產銷供應鏈整合,壓縮中間環節,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端,將成為農漁產品銷售的主流。未來農漁產品行銷,將直接從農漁民、加工商到賣場,中間管道全部都不見了,批發市場主體作用逐漸弱化(台灣卻反其道而行),農民、企業和消費者將同時從中獲益,也象徵農業「短鏈」時代的到來。

 由於農漁產品電商運作不同於工業用品的運作模式,目前農漁普遍存在:產品難以標準化、物流成本高、傳統農批市場的競爭、供應鏈不穩定、倉儲資源不足、資金過於龐大、缺乏特色等問題,農漁產品電商需要按照產品本質特點,選擇合適的類別,在市場細分和規模之間找到平衡。

為此中國大陸透過「大企業」投資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包括種植與採購、貿易與物流、加工與深加工、品牌建立、產品銷售等)完整產業鏈,去除中間轉手直接從產地採購,也更貼近民眾消費需求,而不是像台灣老是要由政府主導。例如中國南京福中集團,投資設置「小6水產網」,以線上水產交易平臺為依託,結合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打破原有的「農民養殖—多級商販轉手—水產批發市場—超市、菜市場—各類消費群體」的供應鏈,建立「農民養殖—水產電商小鎮—小6水產交易平臺—各類消費群體」的新水產產業鏈,實現從產地直供家庭餐桌的目標。據中國官方統計2013年開始,市場數量減少13.48%,而攤位數更是減少了57.09%,目前僅有60%的水產品,是通過水產批發市場分流的,而且這個比例還在繼續下降。這些新的農漁產品行銷模式,相當程度縮減了傳統批發及零售市場的功能,值得台灣參考。

養殖漁業、魚塭(取自聆曦@flickr)
養殖漁業、魚塭(取自聆曦@flickr)

台灣國內農產品產銷供應鏈過長,導致中間耗損及費用增加(屢遭質疑有菜蟲),使得產地價格與市價有很大落差。(資料照,取自聆曦@flickr)

廣告

台灣國內農產品產銷供應鏈過長,導致中間耗損及費用增加(屢遭質疑有菜蟲),使得產地價格與市價有很大落差,致消費者抱怨連連,而政府始終無力解決,農民收益難以確保。隨著全球短鏈趨勢到來,也給台灣農業帶來新的希望。台灣生產之農漁產品應該透過新科技(如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來縮短供應鏈,去除中間環節,降低產地與消費地價差並納入區塊鏈技術來確保農漁產品的品質安全,穩定農民收益,尤其在全球農產供應鏈也發生短鏈革新之際,該如何避免被排除在外,對台灣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政府相關部會應未雨綢繆,為台灣農業找到真正的出路,而不是老是搞沾醬油式的外銷,沒有實質的幫助。

近來儘管政府為選票,陸續推出農保補貼、災害救助、職災保險等惠農措施或可發揮短期效果,但是根本問題在於如何讓農漁民能賺到錢贏得尊嚴,許多農民強調他們要市場勝於要補貼,關鍵就在於現行產銷制度的改革與國際市場的開拓。為此蔡政府應該有計畫鼓勵大企業投入國內農漁業產銷行列,投入資金與新科技,協助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完整且安全的農業產業鏈,而不是只在農漁產品生產過剩時,才要求企業幫忙採購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短鏈風潮正掀起新一波的農漁產品產銷變革,台灣別走錯方向!(推薦閱讀:杜宇觀點:荔枝盛產考驗兩岸政府的應變力

*作者為農經博士

相關報導
杜宇觀點:稻穀亂象─蔡英文總統又要生氣了!
杜宇觀點:農產價跌的蝴蝶效應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