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萬有多難? 重視職能供需平衡 破除22K魔咒

月薪7萬有多難? 重視職能供需平衡 破除22K魔咒

前陣子一篇「沒有月薪7萬,台灣女不嫁」的新聞報導,曾引起社會大眾討論與男女兩方立場爭論。同時,有網友利用主計處統計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台灣25歲到29歲月入7萬元的未婚男性僅7,750人,意指約僅有1.31%比例未婚女性遇得到同齡月入7萬的男性,民眾直呼:「根本是比國考錄取還低的機率!」,月薪7萬到底有多難?這個話題又回到台灣長久以來的低薪魔咒。

台灣高等教育經大學校院大幅開放、設立變革20多年後,根據教育部的網站披露,台灣社會有高達60%的人口受過高等教育,已經從原來的菁英教育變成普及教育。按常理說,這個現象應該代表整個社會的人力水平大幅提升,薪資所得收入亦隨之成長,但是根據其它機構的統計調查結果,高等教育普及不但未提升台灣國家競爭力,實質薪資還倒退10幾年,22K魔咒更是近年來社會大眾與媒體討論的熱門話題。

美國畢業生年起薪230萬?

2014年9月11日,曾刊載一篇由郭匡超先生撰寫之報導,內容有關哪10所美國大學畢業生年薪最高。在台灣社會被低薪現象壟罩的當下,這篇報導引發筆者的高度興趣,並試著從人力供需的角度,探討台灣高等教育與環境結構之間的難題,也從該篇報導中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1. 職業生涯中期的年薪排名: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以年薪14萬3千美元,位居第一名;其他則有3間學校以年薪11萬9千美元並列第八名。換算新台幣年薪現值約450萬元到375萬元之間。

廣告

2. 特色小學校:根據報導查閱上榜學校的大學部學生人數,1千人以下有2間(其中大學部學生最少的不到8百人,也是年薪居首的哈維穆德學院);1千人到3千人有2間;3千到5千人有2間;5千人至1萬人有3間。至於萬人以上僅有年薪排名並列第八名的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3. 軍事院校位列其中:排行第二名與第七名的是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年薪約413萬新台幣)與西點軍校(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年薪約 378 萬新台幣),也就是美國的海軍官校與陸軍官校(另一家空軍官校也位列前二十名)。

4. 傳統常春藤名校:有3間學校上榜,包括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第六名),哈佛大學、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並列第八名)。

5. 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富有意義的畢業生比例:最高的2間學校是海軍(69%)與陸軍官校(66%),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富有意義的畢業生比例超過50%的有5間學校。

6. 起薪年薪排名:最高的是2個軍校,起薪1年都超過22萬美元(約230萬新台幣)。

美國大學顛覆教育3特色

若將前述發現與台灣高等教育畢業生畢業後的工作狀況及學校規模性質比較,有幾個顛覆在地的思維,值得更進一步來討論:

1. 公立學校不吃香:從資料的名單中發現,除了2個官校之外,其餘上榜學校都是私立學校,而此狀況正好與台灣相反。從台灣的傳統刻板印象來看,除了軍官校生在服務期間有國家薪資保障(且台灣獨有優渥的退休給付)之外,台灣的年薪保障排行榜前幾名,應該由台清交成政等傳統名校包辦。但為何在美國卻是私立院校?

2. 小而美有特色私校:名單中大學部學生3千人以下的4間學校,即私校哈維穆德學院、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都是非常有辦學特色的小型私校。這類校院在台灣不要說難以經營,幾乎是完全不存在,勉強撐得上小而美、有特色且畢業後能領高薪的學校,大概就只有國立陽明大學(大學部學生人數約2千人),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這個學校能領高薪的原因,是台灣傳統特有的職業性質所致。

3. 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富有意義的畢業生比例:在台灣以分數排行及名校優先等迷失下,究竟有多少比例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富有意義」,筆者實在難以樂觀。

國立大學不是品質保證

綜觀美國與台灣的高等教育現況並加以分析,筆者認為,培育人才的供給面與企業的需求面這兩者之間的供需關係不平衡,或許是台灣高等教育人才陷入低薪魔咒的可能原因。

若試著從人才供需的「職能」面向來探討,或許可舉個臉書上曾看過的例子來說。以下是一家地政士事務所的經營者在臉書上發表的一則貼文:

這個星期我有了生命中第一次「fire我的小助理」的經驗,我憤怒又傷心~
他是某國立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畢業,但他的工作特色和他的解釋說法卻相當天兵:

狀況1︰國字書寫潦草,處處錯別字。
回應︰我會打電腦。(所以沒關係囉?!)
狀況2︰毫無商務數字格式概念。
回應︰學校沒有教。(你不是財務管理系畢業嗎?)
狀況3︰電話禮貌、文書格式完全不知。
回應︰我是菜鳥。(那就當一輩子菜鳥吧!)
狀況4︰隱藏錯誤不懂求助。
回應︰不知道後果會那麼嚴重。(天兵!)
狀況5︰無感工作趕進度中。
回應︰準時上下班有錯嗎?(白目!)
狀況6︰完全顛覆前輩們的工作流程。
回應︰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啊。(自作聰明!)
……種種情況罄竹難書。

過去高職、專科等技職教育的基本功課,在這一代「大學生」身上早已不見蹤影,我給起薪24K,用的人卻連數字都寫不好。當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為22K叫屈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該讓這些社會新鮮人學會哪些「基本功」,才能讓雇用的人心甘情願地付薪水!

這則留言部分反映了企業用人的痛處,當然這很可能只是個案,但是從職能角度來看,這樣的「高等教育」人才究竟是如何考核通過並拿到「畢業證書」?這樣的證書能有品質保證嗎?何況還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