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掌控油價?

是誰在掌控油價?

「這陣子油價不斷下跌,很多油公司受到影響,雖然如此,我卻把這次大跌視為一個很大的機會,」中亞能源(0850.hk)副主席、營運總裁及高級石油工程師鄺社源在位於尖沙咀海港城的辦公室,每天都留意著布蘭特原油及紐約原油的價格走勢,心裡盤算著最佳的時機,為公司進行收購作好準備。「油價從去年中已不斷下跌了超過一半,有些油公司開始支持不住,這會是一個收購的好時機,」鄺社源說,他認為,油價雖然急挫,但未來可回復動力,長遠仍然樂觀。

油價「跌跌不休」,布蘭特原油由去年6月19日的每桶115.6美元,一直下跌至1月13日的46.59美元,跌幅達60%。市場上已不斷傳出油價下跌帶來的不利影響,1月14日,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荷蘭皇家蜆殼集團(Royal Dutch Shell)宣佈,將會停止於卡塔爾進行的採油項目,這個項目涉資達65億美元。緊接著,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的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簡稱BP)又於1月15日公開,已向北海油田項目宣佈裁員200名直接僱用員工,以及100名合約員工。市場對於油價過去半年大跌的原因各有解讀:石油輸出國(OPEC)不願意減產,令石油供應過多,同時經濟放緩令石油需求下跌。但鄺社源認為,這次下跌的最大原因,是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較量,「石油是一個很奇怪的物資,它同時是資源及能源的戰略物資。」他說,在供需關係之外,國際關係才是主要因素,並預期油價的調整將會為石油開採企業帶來一段整合階段,令有實力的公司更加壯大。

「石油價格最近數星期急速下滑,因為OPEC不願意流失市場佔有率,所以拒絕減產,令供求出現不平衡,」滙豐於1月15日發表報告,解釋石油下跌的原因。事實上,自原油價格於去年中出現急速下跌時,以沙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在去年11月27日的維也納會議上,決定在油價大跌的情況下不減產,近日亦再次重申,會將產量維持於2014年每日供應3000萬桶的水平。消息傳出後,油價在兩天內跌逾10%。沙地阿拉伯王子Turki al-Faisal al-Saud在12月2日表示,「除非伊朗、俄羅斯和美國願意一起減產,否則沙地不會考慮任何減產措施。沙地不會主動放棄市場份額」。

這裡稱的市場份額,所指的包括美國近年新開發的頁岩氣產量大幅增加,令產油國家的市場份額受到威脅。過去十多年來,美國積極開發頁岩氣(shale gas),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EIA)在2013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在2005年,美國天然氣年產量僅有4%來自頁岩氣,直至2012年,頁岩氣佔天然氣年產量的份額已高達39%,該局更預期,頁岩氣產量的增長將持續至2040年的33兆立方英呎,相當於美國天然氣產量的一半。另一方面,頁岩油亦是美國的重要資源,美國的技術可採資源量由2007年估計的40億桶,已增加至2010年的330億桶,國際能源總署(IEA)更預期,美國將於2017年超越俄羅斯及沙地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