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債風向轉 亞債一枝獨秀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預期持續發酵,讓新興市場企業債券面臨五年來最大的降評潮。根據統計,今年首季以來信評被調降的新興市場企業債數量達132家,被調升評等的只有25家,反映在新興債券利差上,出現拉美與東歐走勢震盪,但亞債利差卻一枝獨秀的狀況,可見新興債市的風向已轉向亞洲。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表示,相對於市場利差走勢,信評的調升或調降通常都是落後指標,投資人早已把Fed升息的預期心理反應在不同的新興市場債券利差走勢,譬如經濟成長下調最明顯的拉美跟歐非中東,其利差走勢出現大幅震盪;但亞債的利差卻相對持平。 陳姿瑾說,會出現這情況,主要還是亞洲企業產業分布多元,不像拉美或歐非中東較仰賴能源出口,加上亞洲企業現金流較強勁、資產負債表健康,而亞洲國家外匯存底雄厚、經常帳盈餘較大,因此國際投資人反而會把新興市場債券資產轉向利差走勢更穩健的亞洲企業債,建議投資人在新興市場債券資產上,不妨以亞洲債券為重心。 群益中國金采平衡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亞洲債券具利差優勢,加上各主要央行(尤其是大陸)貨幣政策仍偏寬鬆,可抵禦美國升息風險。特別是中國債部分,由於大陸長期政策方向為持續放寬資本市場,並積極發展債券市場,中期人行貨幣政策明顯偏向持續寬鬆,通膨壓力不大,有助債市多頭。 林宗慧認為,人民幣債券與國際債市連動度低,對國際市場波動具防禦效果,加上高成長、吸金力強的特性,大陸境內及香港人民幣債券規模持續大幅成長,顯示市場需求殷切、吸金力強。 不少法人也指出,人民幣債券波動度與全球投資級債相近,然收益率卻與全球高收益債相近,深具優勢。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市場經濟上半年可望逐步觸底,展望第2季新興債布局,建議應避開受原物料價格下跌拖累經濟成長的原物料國,轉而聚焦通膨壓力較輕且央行有降息空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