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不動產說明書 工業宅及違建看仔細!

新版不動產說明書 工業宅及違建看仔細!

陳先生問:過去房屋買賣,因資訊不夠透明,衍生不少交易糾紛,尤其是買到工業住宅或是違章建築的爭議,而內政部今(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真的能讓消費者放心嗎? 依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23條第1項的規定,經紀人員在執行業務過程中,應以「不動產說明書」向與委託人交易之相對人解說;同法第24條第2項又規定,不動產說明書視為租賃或買賣契約書之一部分,因此,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內政部地政司於2000年發布實施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但因之前規範內容過於簡略,衍生不少爭議,致買賣糾紛不斷。而今年10月1日重新制定的新版不動產說明書,在應記載事項從原本的90多項增加到200多項,幾乎「全多錄」,使資訊更透明,對於買方保障也較為完備,顯示我國不動產買賣資訊透明化已進一步邁向新的里程。

惟不動產經紀業在撰寫不動產說明書時則要花更多心思,因為,一旦內容有不實記載,除了將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開罰3萬到15萬元外,萬一買賣雙方反悔,想要毀約退訂,難免會從不動產說明書中「雞蛋裡挑骨頭」,以期找尋可供毀約的「證據」,因此,不動產經紀業的經營風險也相對提升不少,但對消費者的交易安全來說,則更添保障。

另外,針對陳姓民眾所關心的「工業住宅」及「違章建築」部分,新版不動產說明書也要求揭露,目前作住宅使用之建物(成屋),是否位處工業區或不得作住宅使用之商業區或其他分區(即俗稱的工業住宅),此外,違章建築或有無增建等資訊都要一併敘明。

廣告

為何要特別規範「工業住宅」呢?主要是過去房市大多頭時,因工商混合未嚴格區分管理,導致不少位於工業區的工業住宅「魚目混珠」成為一般住宅;再者,由於工業住宅房價約為一般住宅的七至八折左右,甚至有些區位佳、規劃設計良好,且公設完備的工業住宅,房價還不輸一般住宅,從而亦吸引不少首購族購置。

購屋者難道不知道它是「工業住宅」嗎?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就一般買賣交易實務而言,一棟房子動輒少則七、八百萬元,甚至要花費一、兩千萬元,消費者哪會不仔細求證,因此,大多數人都是「心知肚明」,而有些則心存僥倖,總認為政府「沒人力查」,或是「即便要查,也常虎頭蛇尾,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不過,儘管過去情況如此,現今新版不動產說明書則要求全部「真實揭露」,包括房屋銷售委託人及房仲經紀人員全都不能再打「混仗」。

因為,只要是被標註為「工業住宅」,則買方多半會考慮再三,除了自住外,也會兼顧未來換屋、出售時是否會增加「轉手」的抗性,一旦無人願意接手、房價縮水,豈只得不償失?

至於違章建築或增建的揭露,也是成屋房價的一大殺手鐧,消費者可千萬不要以為,違章建築只限於大家印象中「頂樓加蓋」的違建而已。

一般而言,室外違建包括一樓前、後院、騎樓、開放空間一樓平台、法定空地、防火巷、屋頂平台、露台、天井加蓋等,至於室內違建則包括陽台外推,甚至亦有再向外延伸並加裝鐵窗以增加使用空間者;其次,如上下樓層打通、挑高做夾層、更改隔間等,都屬違章行為。

由於建物違章行為發生之後大都有經過裝潢處理,因此,乍看之下很難分辨出何處是違建,導致不乏先蓋好違章建築再出售牟利之情事,購屋之前不得不慎。 雖然新版不動產說明書要求屋主自行揭露,但消費者為求小心以駛得萬年船,購屋之前不妨針對以下四大要點詳細查閱相關資料。

一、地籍圖謄本:

憑土地所有權狀所記載之地號,至地政事務所申請之地籍圖謄本,可瞭解建物之土地區位、面積、形狀、界址以及鄰地之相關位置,藉此即可洞察違章建築之所在位置。

二、建物測量成果圖:

憑建築改良物所有權狀所記載之建號,至鄉鎮區公所(有些地區為縣政府)申請建物測量成果圖,按此圖係地政機關依建造執照之設計圖實地測量繪製而成,藉此可確定主建物亦即室內各空間之所在位置,以及陽台、露台、屋簷、雨遮、平台、樓梯等附屬空間甚至停車位等相關位置,如此,不論是增建、擴建或夾層等違章建築皆可一覽無遺。

三、使用執照竣工圖:

當賣方所告知的「使用面積」大於「權狀面積」時,即可針對建物規劃設計圖詳細檢視一番,按一般建物前後陽台之寬度大都為1至1.5公尺,並且在陽台與主建物銜接處均設計有樑柱,購屋時如發覺其相關位置有異,即可要求賣方出示原設計圖,或至大樓管理委員會查閱使用執照之竣工圖,以明真相。

四、土地使用分區證明:

看屋時如發覺左鄰右舍有小型工廠,或樓梯間設計較為寬敞、電梯容量特別大等情事,很可能就是原被認定為違法產品,其後再被「合法化」之工業住宅產品。如欲瞭解其真相,可先至地政事務所申請地籍圖謄本,再憑之至鄉鎮區公所申請土地使用分區證明,即可確定建物所在位置究為住宅區或工業區。

以上所述各相關重要事項,購屋之前均可要求不動產經紀人逐一解說,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而購屋置產所費不貲,因此,除要重視大、小環境之外,簽約之前更須詳細查閱相關資訊與審視證明文件,俾確實保障購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