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了!兩大隱形殺手讓你的錢愈變愈薄

經濟學家輪番對存款族提出警告,零負利率時代來臨,別再將錢擺在銀行,小資族、夾心族、退休族到底該如何是好?理財專家為三大族群把脈,找出比銀行存款更好的替代方案。

10月中旬,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陶冬博士在香港的一場演講,提及未來10年內全球將進入「零負利率(Zero Lower Bound,ZLB)」,甚至以很重的口吻說:「如果你的錢放在銀行,你會死無葬身之地!」呼籲大家及早鎖定利率,尋找合理回報的資產。

陶冬一席重話,讓許多台灣人嚇出一身冷汗。香港北威國際集團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更在今年的北海論壇點名,「退休族」及「存款族」將是低利時代下的弱勢族群。

全球央行當前多採取低利措施,旨在希望民眾別再將錢存入銀行,應提領現金消費,以刺激經濟成長。偏偏台灣人很愛儲蓄,不畏長期低利趨勢,仍戒不掉定存的習慣。

201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早前就對台灣人儲蓄的習慣大為好奇,評價「台灣是儲蓄王國,不論幾歲都在存錢」。

存款族當心!零負利率與通膨默默吞噬你的利息收入

台灣人為何愛儲蓄?一名資深銀行主管長期觀察,不少台灣民眾曾被80年代台股萬點大泡沫嚇破膽,近30年期間又遭逢SARS、金融海嘯衝擊,他們已承受不住虧損,寧可信賴相對安全且保守的銀行,將定存視為最穩當的理財途徑。

攤開國內銀行最新的利率牌告,活期存款最高僅0.1%,活期儲蓄存款最高0.23%,定期存款最高1.15%,定期儲蓄存款最高1.17%。若存款100萬元,每年最高利息收入頂多1萬1700元,平均每月利息僅975元。

廣告

資深銀行主管透露,儘管定存利率已不具吸引力,但老一輩仍無法輕易改變習慣,反倒小資族早已棄守定存、靠攏數位存款,試圖多賺一點活存利息。

遠東銀行數位存款Bankee利率最高為2.6%,但因遊戲規則比較繁瑣,看得到未必吃得到。王道銀行數位存款1.85%的利率相對容易取得,惟高利存款的上限為20萬元,且專案時間6個月,縱使20萬月月複利計息,半年下來也只有1848元。

圖/遠東銀行數位存款Bankee推出活存利率最高2.6%,但規則較為繁瑣不易達成。

即便如此,事實上歐洲許多國家、日本已進入零負利率,台灣能否持續達到1%以上的利率水平,沒人敢保證。

更何況,目前的利率已難以抵抗通膨了。根據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7%、核心CPI(剔除食物類與能源類價格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0.56%。不少理財專家搖頭說,若拉長時間來看,利息收入與物價成長幅度早已相互抵銷。

毫無疑問的,零負利率與通膨已成為投資理財的兩大隱形殺手,手中的錢將愈變愈薄。那民眾又該如何是好呢?

理財二步驟:設定目標,慎選適合的投資工具

所謂「人不理財,財不理你。」台灣財富管理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澍典表示,第一步必須釐清自己的理財目標,而非盲目理財。

市面上的理財工具琳瑯滿目,林澍典提醒,人人想透過理財創造財富,但不見得每種工具都適合自己。例如昂貴的標靶藥可能會很有效,但也得找到病徵才能對症下藥,才不會亂花大把銀子還治不了病。

林澍典建議,與其因陶冬的「零負利率」四個字慌了手腳,不如先靜下心思考自己的理財目標。不論想購屋、出國、生子,或是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須設定好目標,才有助於計算需要多少時間累計多少報酬,這是找尋理財工具的最關鍵一步。

三大族群靠ETF、兩大保單,打造穩健獲利金庫

現代人工作辛勞、薪水有限,存款族若想透過投資累積財富,理財專家郭莉芳建議,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來取代存款,這一項商品全民皆適用。

由於ETF投資一籃子的證券商品,追蹤特定指數或商品績效表現,兼具股票及共同基金的特性,可分散投資風險;又因「被動式管理」的特質,投資組合依據指數成分股調整,不僅避免經濟或金融市場的變化影響,更能免去人為的主觀判斷。

不過,放眼證券交易所上百檔的ETF,郭莉芳建議挑選兩步驟:首先拉長時間檢視每檔ETF的績效表現,再觀察個別ETF的流動性。

在這兩個條件下,她認為,2006年上市、追蹤台灣50指數的「元大台灣50(簡稱0050)」;2006年上市、追蹤台灣資訊科技指數的「富邦科技(0052)」;及2007年上市、追蹤台股息指數的「元大高股息(0056)」,這三檔都值得存款族留意。

》小資族:投資ETF,坐收年化報酬6%

小資族年紀尚輕,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惟甫踏入社會職場,薪水有限,郭莉芳建議,集中資產做更有利的投資運用,ETF是累積財富的首選。

保守民眾不免好奇,ETF績效真的能穩勝定存嗎?證券分析師指出,以0050來說,管理費0.32%、保管費0.935%,較一般基金便宜;其次,該檔於2018年全年總交易額達1565億元,具有高流動性,也讓零股交易相對容易;第三,0050長期年化報酬率約6%,勝過銀行各項存款利率。

圖/ETF是小資族累積財富的首選(僅為情境用圖)。shutterstock

》夾心族:投資型保險,投資、壽險雙顧

上有老、下有小,三明治夾心族堪稱最痛苦族群。郭莉芳指出,該族群背負養家之責,除思考以理財累積財富,更應留意個人壽險保障,切勿因純壽險保費昂貴打退堂鼓,建議以「投資型保險」兼具理財及保障。

這種保單投保初期的帳戶管理費收取時間都不同,建議年限過後,提高個人保障,並持續積極投入保單的投資標的,便可打造優於壽險成本的投資理財。

郭莉芳指出,長期投資創造長期報酬是不變法則,與ETF同樣投資長期績效不錯的基金商品,而債券型基金則是保守型存戶可留意的標的。

債券基金績效穩健,但市場經常對其有績效不佳的迷思,若將時間拉長來看,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反而異軍突起。他提醒,債券型基金屬於穩健保守的理財工具,但投資並非只進不出,可在價高時,將部分資金贖回,但切記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不可中斷。

》退休族:儲蓄型保險,首重預定利率表現

退休族首重退休金的累積,郭莉芳認為,金管會雖表明將大力監管儲蓄型保險,但該險種仍具理財魅力。不論今年或明年投保,應將過去重視宣告利率的思維,扭轉為強調「預定利率」。

儲蓄險究竟該怎麼買?市面上有一派說法,重視IRR(內部報酬率),但因保單不會揭露,且未來宣告利率調整也會受影響。郭莉芳認為,預定利率是投保的重要指標,而該利率在保單上市時已明定,不受宣告利率影響。

有人說「害怕風險者,才是最大的風險。」面對零負利率時代,不妨先調整自己對理財風險的認知,誠如暢銷書《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所提,有錢人不比貧窮人聰明,但他們懂得承擔風險卻不冒險的心態,來保全與壯大資產。

別再說自己不懂理財了,若你仍以銀行存款利率為唯一理財方式,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會被笑說是傻子,不妨換個腦袋想一想,轉變一下投資工具,避免自己成為可憐的「窮忙族」「下流老人」。

圖/儲蓄型保險是退休族累積退休金的首選(僅為情境用圖)。pakutaso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