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率上看8.5% 醫材產值將破千億 CP值最高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最具CP值(高性價比)的新興產業,醫療器材當之無愧。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最新分析指出,2016年醫療器材產業主產值預估有6.9∼8.5%的成長率,產值將突破千億元,連續第5年達到5%以上的成長。 台灣醫療器材暨生技器材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啟宗表示,台灣有整體的工業鏈能讓醫療器材有跨領域的發揮機會,業者愈來愈懂作高附加價值、小規模產量的產品,也在出口市場上進行風險分散,出口中亞市場的獲利率是歐美的數倍以上。 工研院IEK研究團隊指出,我國醫療器材主要產品出口動能持續強勁,國內廠商逐漸轉往高階與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從次產業來看,其中包含隱形眼鏡、行動輔具等輔助與彌補產業,附加價值率高達51.8%,是醫材產業中最高,顯示國內業者透過高彈性與高良率量產製造,從產品的高性價比來創造效益。 IEK研究員蔡孟男分析,2015年我國醫療器材業產值成長9.3%,產值達943億元。就附加價值來看,2014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附加價值率為33.7%,高於整體製造業平均24.8%約8.9個百分點;而資本支出占營收比重為10.9%,也明顯高於製造業平均水準。 蔡孟男指出,由於全球高齡人口增加,帶動行動輔具及身體彌補物的需求,我醫材業出口動能旺,如隱形眼鏡出口日本,血糖監測產品出口美國、歐洲及大陸等市場,我國業者高性價比優勢仍可吸引歐美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的訂單。 他預估,今年包括心電圖計、理療按摩器具、身體各部位彌補物、醫用高階導管等,持續帶動台灣醫療器材市場成長,整體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 蔡孟男認為,台灣廠商未來仍可對產品發展方向或銷售模式,需進行適當調整代工模式,選定高階產品高值化,以提升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