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動能漸失 全球經濟面臨困境

成長動能漸失 全球經濟面臨困境

撰文:許嘉棟(本文摘自台灣銀行家11月號)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以及隨後於2008年蔓延擴大的全球金融海嘯,雖然信賴各國共同推出強力的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使得危機在2010 年迅獲紓解, 但是自從進入後金融海嘯時代以來,全球經濟普遍陷入低迷不振之困境。

曾任美國財長與哈佛大學校長的國際知名經濟學者Lawrence Summers,在約3 年前即已指出全球因需求不足,陷入「長期性成長停滯」的危機。IMF 總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 於2014 年10月更進一步提出全球經濟將進入新平庸(New Mediocre)時代之說法。

全球將進入新平庸時代
拉加德根據IMF 所提出如圖1所示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在2015年之後將呈現近乎躺平狀態,不僅低於可達成的潛在成長率,也低於過去的平均水準。她分析主要導因在於: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失去了驅動成長引擎之動能;而且全球對未來成長的欠缺信心與悲觀預期,使得投資與消費意願普遍低落,進而使需求疲軟、低成長的預期成真,此更強化了對前景的欠缺信心,導致低信心、低需求與低成長的惡性循環。

經濟成長的動能,長期取決於供給面,短期則主要受制於需求面。詳言之, 長期經濟成長所仰仗者,主要是供給面生產能量之擴張、生產技術之進步,以及制度與結構之改革等;而短期經濟景氣則與消費、投資及出口需求之強弱高度相關。全球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在供給面與需求面同時喪失了成長的動能。

廣告

供給面欠缺成長動能
全球經濟成長之歷史清楚顯示:幾項大幅提升生產力的重大發明所啟動之工業革命,是驅動全球長期經濟成長之引擎。其中包括由蒸汽機啟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稱為機器時代或蒸汽時代)、電力帶動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器或電力時代),以及由電腦與資訊科技引領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電腦革命、信息時代)。這三次工業革命皆屬「破壞性創新」,雖曾對不少舊產業及工作機會帶來衝擊,但都大幅提升了整體經濟的總生產力,引發諸多資本形成,進而創造了許多新產業與就業機會;故對過去近200 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產生了重大的驅動作用。

近幾年由德國的「工業4.0」所衍生啟動的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著重於數位化資訊的整合應用,以及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生物科技等的發展。這一次的工業革命迄今尚未顯現引人注目、可能大幅提升全球生產力的重大創新發明,但部分發展例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已引起是否將產生「科技取代工作機會」(以及進一步惡化所得分配)的疑慮。不少專家也持續警告金融從業人員:方興未艾的金融科技發展,可能將使大量現有金融業工作機會消失。

以上所述為近期的科技研發與創新,尚乏足以令人振奮、大幅提升生產力的革命性改變,且可能不利於就業。在另一方面,全球近幾年又面臨嚴重產能過剩的困擾。中國大陸自從1990 年代大步走向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採取「建設投資導向」的晉陞機制;為了因應金融海嘯對景氣之衝擊,於2009 年且提出高達人民幣4兆元的建設支出方案;再加上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國營企業與高新產業之發展,這幾項因素共同締造了許多產業在中國大陸以及全球產能過剩的嚴重問題。任何產業一旦被大陸大力發展,都形成供給過剩的災難,包括鋼鐵、煤炭、水泥、造船、太陽能等。

陷入資產負債表式之衰退
在需求方面,則有幾項主要因素共同導致全球需求力道的疲弱。其中最重要者是:金融危機後的去槓桿化,引發「資產負債表式之衰退」。

在金融危機前, 歐美等先進國家的企業與家庭大幅舉債從事投資( 含股票及房地產投資); 金融風暴使這些投資者蒙受重大的財務或財富損失。為了彌補虧損、改善財務狀況、重建財富,企業與家庭多積極去槓桿化(De-leveraging),減少投資、消費與融資借款。金融機構為了彌補金融風暴帶來之損失、改善其資產負債結構,亦縮減對外放款。此二方面的調整,共同導致需求之下降,進而使整個經濟陷入旅日知名經濟學者辜朝明所謂的「資產負債表式之衰退」(Balance-sheetrecession)。

辜朝明所提出的「資產負債表式之衰退」,對日本何以自1990 年代起陷入「失落的20年」,有極具說服力的解釋。圖2 顯示日本的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借款占GDP 比率,在1990年之前與之後有極為重大的變化。此外,該比率在金融海嘯後再次出現負數。圖3 也清楚顯示,美國的民間部門(尤其是家庭部門),自2007年次貸風暴爆發之後,由於去槓桿化之作用,剩餘儲蓄(financial surplus)占GDP比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需求萎縮的其他導因
除了去槓桿化之衝擊,導致需求萎縮的主要成因,還有以下幾點:

1.政府財政支出趨於保守。接續在全球金融海嘯後爆發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德國對穩健財政之堅持,使得各國政府的財政支出走向保守。

2.大陸經濟成長減速與「去產能」,降低全球需求動能。中國大陸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 在2009 至2011 年期間超過50%,2015 年仍達30%;對各種國際原物料需求之占比,亦居高不下。近幾年大陸成長減速,邁入「新常態」,嚴重影響國際景氣以及原物料需求與價格。此外,自2016 年啟動的「供給側改革」,將「去產能」列為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亦抑制了中國的投資需求。

3.人口老化與所得分配惡化。許多國家的人口趨於老化, 民眾基於養老之需要,乃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又1980 年代以來的經濟自由化與金融全球化等因素,帶來所得分配嚴重不均之副作用。由於通常高所得者的邊際消費傾向,比低所得者為低,故所得分配惡化也有降低整體消費的作用。

面對此一產能過剩、欠缺重大技術突破,且又需求萎縮的經濟困境, 全球應該如何因應? 有無脫困可能? 如何脫困?限於篇幅,容下次為文繼續討論。

★延伸閱讀★
泰王辭世政治影響:投資泰國謹慎觀望為宜

泰王辭世政治影響:4股勢力形塑泰國新政局
大不再是美!大型企業對經濟成長影響
成長動能漸失全球經濟面臨困境

作者介紹:許嘉棟
現職: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經歷: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央行副總裁、財政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