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債解危 印度權重升後市看好

希臘債解危 印度權重升後市看好

自去(2014)年中起,東西方兩大文明古國印度與希臘先後舉行大選,勝選的都是以「改革國內經濟困境、提高國民薪資所得」作為主要政見的候選人,即印度的莫迪(Narendra Modi)與希臘的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其在當選後也紛紛展開一連串的經濟改革政策。

雖然希、印兩國經濟困境不盡相同,但對於所在的區域經濟,卻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而就投資的角度而言,究竟是該避希臘進印度?又或者應危機入市,酌量投資歐股與希臘,並同時加碼印度?成了投資人須深入研習的功課。

新政府讓步 希債展延刺激歐股大漲

首先是希臘提出新的改革方案,進而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延長紓困計畫四個月到今年六月。

從這份新協議來看,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先前挾著勝選民意後盾的強硬態度,至最近政府面對國際債權人時所表現出來的姿態,相對軟化不少;究其原因,即在於希臘銀行體系,面臨若沒有紓困協議,就會失去歐洲央行的緊急融資,這也讓雅典當局在上周不得不接受展延紓困計畫。

齊普拉斯在競選時曾表示當選後將立即提高最低工資,然而為了達成延長紓困計畫,新政府對此也做出部分讓步,除了承諾將分階段集體協商,隨時間與財務狀況調高最低工資,且任何改變都必須得到其他會員國同意;此外,政府亦同意減少一些須增加開支的社會主義措施,承諾社會福利措施不會增加預算。

負責審查清單的歐盟委員會官員認為,這份清單「足夠詳盡」,能夠作為評價希臘政府履行救助協議情況的「起點」。新措施主要包括反腐敗、打擊走私和逃稅行為,以及建立公正的稅收系統。希臘政府還承諾減輕官僚主義,刺激實體經濟增長。

廣告

此外,希臘政府表示將根據競選承諾,解決希臘家庭和企業的到期債務,並撥出十九億歐元解決「人道主義危機」。

齊普拉斯提出的這些措施,無疑是邁出了執行「過渡協議」的重要一步,也努力保持平衡。雖然這些相關措施,距離債權人要求和國內民眾期待仍有不小距離,也意味著今後齊普拉斯的新政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將面臨一系列挑戰。

當然,這份過渡協議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如何維繫好與債權人的關係,將是新政府另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是齊普拉斯在甫上任時,對國際債權人所顯現的強硬態度,如今卻不得不低頭的窘境。

而歐元集團從維護歐元和整個地區經濟穩定的大局出發,在與希臘談判中也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讓步,但雙方要重建信任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的。特別是希臘與德國間的關係,希臘能否促進兩國修好,直接關係到往後四個月希臘能否得到有效的融資支持。

除了對外的融資問題,齊普拉斯另一項要面對的困境則是在國內,如何再贏得民眾理解和支持,將是一項龐大的挑戰。甚至在執政的激進左翼聯盟黨內部,對「過渡協議」反對聲音已逐漸顯現。

與齊普拉斯同黨,高齡九十二歲的資深成員兼歐洲議會議員的格萊佐斯就公開批評,延期協議是文字遊戲,違背了黨的宗旨和競選承諾。

另外,至少有四名激進左翼聯盟黨議員,也公開批評這項協議。這也讓齊普拉斯想要在部分違背競選承諾的情況下,繼續把派別林立的激進左翼聯盟黨團結在自己周圍,顯然已非易事。

諸多的妥協讓希臘新政府終於獲得債務上的展延,也刺激雅典股市一度大漲8%,十年期公債價格也大漲,殖利率跌至8.83%,來到一個月新低。

另外,歐元區主要股市同樣聞聲大漲,包括德國DAX上漲74.47點,收在11401.66點;法國CAC 40上漲40.86點,收在4951.48點。

債多不愁 希臘急尋資金融通管道

今年希臘預估需償還的債務約為225億歐元,其中獲得展延的紓困計畫為三月須償還國際貨幣基金(IMF)的40億歐元。

事實上,希臘的債務並非立即性的問題,不包含遞延利息的利息支出,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6%,相較其他的歐豬五國,義大利與葡萄牙約占5%,西班牙則占3.3%;再者,希臘的債務多屬長期,平均到期期間逾十六年,部分紓困貸款甚至要到2053年才到期。

希臘在今年的六、七、八月還有歐洲央行的114億歐元要還,而以目前政府的財政狀況來看,是不可能償還即將到期的貸款,因此對希臘而言,現階段債多不愁,其主要困境乃在於國內的資金外流,初估資金外流總額已超過250億歐元,約占希臘GDP的8%。

希債暫緩 投信看好資金流向歐股

由於希臘民間每周自銀行提取存款金額超過二十億歐元,大量加速的現金需求,讓希臘的銀行業不得不尋求歐洲央行的融資,因此若歐洲央行停止援助,則其銀行體系將迅速瓦解。此外,希臘政府每日的運作更是需要資金挹注,預估今年還需要三百到五百億歐元,政府機關才能正常運作並償還所積欠外債。因此對希臘而言,所需要的其實是新的融資與新的債務重組,而非過渡性貸款,這也是齊普拉斯一上台就表態拒絕新的貸款援助的原因。

富達投信指出,希臘債務協商進度推進,讓原本即將在二月底到期的債務獲得多達四個月的展延,且歐盟與德國都接受希臘的改革方案,此將帶動投資人對歐股信心。(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58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