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尊重文官制度比為公務員加薪更重要

工商時報【主筆室】 近日行政院召開「軍公教待遇審議委員會」,就明年是否幫軍公教加薪一事進行討論,最後決定送交行政院蘇院長決定,在明年總統大選之際,此刻提出調薪方案,明顯有政治考量,然而相較於調薪,尊重文官制度應該更為重要。 台灣能有今天的成就,固然是因為有尹仲容、李國鼎這些政府大員的領航,然而更可貴的是文官體系的專業與勇氣,2000年政黨輪替之際,多數文官還能秉持專業建言,但十多年來,在政務官凌駕事務官的情況下,文官體系已趨向於明哲保身,有理想者屢遭排斥而銳氣漸挫,如今泰半已是上面要什麼,文官體系就隨之附和,而不敢加以勸誡,這樣的發展豈是國家之福? 遠的不提,就以近年能源局的風格銳變,最令外界驚訝,昔日能源局對於各方不同的建言皆能虛心反省,但近年只要有人質疑再生能源的穩定度,能源局必發布新聞加以撻伐,甚至嘲諷。我們明白這絕不是能源局文官們的風格,不過,在政務官的號令下,即或一位十三職等的能源局長又能如何?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能源局還有誰敢講真話,當專業沉默,政客張揚,來日發生電力不足,這是誰的責任? 再如政府自年初以來所推動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計畫」,經濟部通過的案子不少,然而這當中有多少是真的台商回台,又有多少只是文官們力勸廠商申請的成果,經濟部應知之甚明。捷報不斷傳回,申請投資的金額不斷上升,這固然取悅了執政當局,但是文官的專業何在? 年初以來台商回台的捷報引起各方關注,4月底主計總處尚表示這些投資案還在前置作業,還沒有反映到第一季的民間投資,這個說法相當合理,因為投資擴廠、買設備總得籌備一些時日,不可能才通過的投資案就馬上反映在數字上。惟一個月後,主計總處循海關統計蒐集55家回台廠商進口設備的情況,公布首季這些廠商設備進口較去年同期大增40%,並據此表示政策效果已經出現。一個月之內從效果尚未反映到效果已經出現,變化之大,實令人歎為觀止。 文官們上窮碧落下黃泉,去證明政策有效還不只這一件,由於台商回台也強調有不錯的就業效果,但從總體數據怎麼看都看不出這個效果,接連幾個月負責就業調查的文官們因此表示:「還看不到台商回台的就業效果」。不料,上個月文官們又從勞保投保的大數據裡發現效果已經出現的好消息。 這樣例子不勝枚舉,綜合看來正顯示當局對文官體系的干預與不尊重,已產生寒蟬效應,是以如今勇於建言者少,附和上意者多,此一風氣實拜執政當局之賜,十多年前農委會副主委陳武雄、經濟部常務次長尹啟銘這兩位勇於直言的高階文官接連被調任行政院顧問,今年初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也莫名其妙被調任行政院顧問,高階文官動輒降調已成常態,當局如此濫用國家名器,饗之以親信,雖可逞一時執政的快感,卻讓文官士氣流失殆盡,如今文官樂於附和,怯於直言,孰令致之? 面對如此政治氣候,文官體系何來雄圖遠略?何來自我期許?沒有這些雄心與期許,只會附和政治風向,爭作錦上添花的文章,而不敢為未雨綢繆的示警,國家治理能不出問題嗎?如此文官體系人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上焉者明哲保身,下焉者與之唱和,國家經濟還有前途嗎? 更令人憂心的是,近年政府還想擴大政務官任用範圍,經濟部等部會原兩位常務次長、一位政務次長的編制,如今已變成一位常次,兩位政次,未來甚至連工業局、國貿局、營建署、賦稅署等七十多個行政院所屬的三級機關首長,也可能改以政治任命取代現行文官,果真如此大量任命政務官,以外行領導內行,處心積慮以國家機器來尋求政黨利益,每次政黨輪替就來一次首長大換血,政策大轉彎,屆時崩解的不僅是文官體制,而是國家經濟。 呻吟語說:「人情之所易忽,莫如漸,天下之大可畏,莫如漸。漸之始也,雖君子不以為意,有謂其當防者,雖君子亦以為迂,不知其極重不反之勢,天地聖人亦無如之奈何,其所由來者漸也。」今日文官士氣之消沉,樂於附和,怯於建言,非朝夕之變,而是源於十多年來政治人物對文官體系的欺凌,今日拔掉個局長,明日調走個次長,長此以往,再恢宏的文官士氣也會為之消融。 我們認為一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已不足以保障文官體系不受政治干擾,看看如今文官的困境,國家的處境,已到了非改正不足以扭轉全局的地步,文官士氣的流失不易為人察覺,但卻攸關國家的興衰,比起今年經濟能否保二更加重要,朝野宜明察秋毫此一問題的嚴重性,並儘速修法以節制政務官的權力、重建文官的士氣,須知,沒有專業的文官,台灣是不會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