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投資術-投資基金 宜順「市」而為

工商時報【陳欣文】 李秀賢不僅長期投資貨幣型基金,也是國內知名的貨幣型基金操盤手,她操盤的保德信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績效名列前茅;而回憶起剛踏入金融業時,她試著進出台股,「那時發現看個股還滿累的,不是大賺,就是大賠,我算是保守型投資人,後來轉入投信業,就靠基金理財,定期定額慢慢扣,到了波段低點再單筆加碼,成效還不錯。」 有別於多數基金經理人積極理財,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又要專注為投資人操盤的她,為自己理財時,只能採取「懶人理財法」,將逾三分之一資產放在貨幣型基金。 李秀賢說,投資基金之前,應該先衡量風險承受度,再做資產配置;其實,不用天天看投資組合的報酬,每季審視一次,才不會擾亂心緒。她強調:「只要選對市場,任何時間都是買點,比如說現在的人民幣資產。」 李秀賢提醒,投資人毋須癡癡等待回檔,對的市場,配合定期定額扣款,往往有不錯的投資成績;若是績效始終欲振乏力,除非相中新的基金,否則不應輕易停損,因為停損點往往是市場低點。 檢視李秀賢的投資組合,她以貨幣市場基金、債券穩住資產,剩下的3成5股票型基金則是衝刺,她透露,布局的股票型基金多為海外股票,未來全球經濟的動能,將決定於「新QE」(Quantitative Economics),也就是人的壽命與勞動力,因此,她特別看好醫療生化業、及中國中小企業的成長動能。 「但像是國片KANO說的: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李秀賢以即將開募的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為例,投資組合中,應配置一定的資產用於長期投資,隨著中國轉向內需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腳步,人民幣緩升格局不變,現在人民幣超貶,不妨趁機布局。 李秀賢解釋,人民銀行在2005年7月21日進行匯改,中國經濟飛速增長;擴大貿易跨境結算,放寬外資投資渠道,如RQFII、QFII與滬港通政策等,使人民幣一路升值,依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中國將於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人民幣也將成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之一。 在全球利率偏低的投資環境下,李秀賢說,比較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及人民幣等國貨幣,不難發現人民幣的利率水準較高,假設不計匯率因素,用人民幣2.5%及美元0.25%的基準利率試算,拿100萬元新台幣投資人民幣一年之後,即可獲得比投資美元多22,500元台幣的利息收益。 只是目前人民幣短線走貶,李秀賢說,這反而是可以逐步布局的好時機,相對於全球貨幣,美元愈來愈強勢,目前人民幣匯價釘住美元,就算人民幣走貶,幅度也很有限;加上人行控管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反而讓人民幣兼顧了高息、低波動的特質。 李秀賢強調,過去幾年來,人民幣已累積顯著升幅,但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仍被低估;據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最新公布的大麥克指數(The Big Mac index),人民幣兌美元的貨幣價值被低估了42%。 五年級前段班的李秀賢,成功兼顧「母親」與「基金經理人」角色,正是多數台灣女性縮影,而她投資法,跟著市場趨勢走,值得不少蠟燭兩頭燒的媽媽上班族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