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預算控制法 存第一桶金很easy!

文:李美虹

學會預算控制法 存第一桶金很easy!
學會預算控制法 存第一桶金很easy!

之前有看過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39歲以下的人,有3成是支出大於收入,而39歲以下真正存到第一桶金的比例竟然僅有3%!如果以大學畢業23歲左右,出社會工作到39歲,差不多也有16年時間,就算大學畢業後再念碩士2年,出來工作的年齡大約是25~26歲,到39歲也有13~14年的工作時間,在長達13~16年的時間裡,連第一桶金都沒存到的人比例這麼高,著實令人驚訝。

我個人觀察,許多人出社會工作10年以上還沒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不外乎幾個原因:

1. 薪資停滯不前,始終維持在可以吃得飽,但卻沒有辦法存下錢。這個問題多半來自於自己沒有繼續「投資自己」,讓工作技能隨著工作年資向上提升,所以加薪往往輪不到你;就算跳槽,也只能找到與前一份薪資水準差不多的工作而已。

2. 雖然很努力工作,薪資也隨著工作年資向上增加,但同時間,個人的消費金額也隨著薪資上漲而增加,導致加薪的部分,被自己給「消費」掉了,沒有替自己設定存錢目標,因此存不下錢。

3. 自己有學貸或卡債要償還,賺的薪水拿去先還債,每月所剩不多,自然也存不了錢。

4. 對家裡的金錢貢獻度超過一定界線,例如為家裡償債、給父母親的孝養費可能太高了些,沒有替自己的財務做長遠規劃,畫出金錢藍圖,導致沒有餘錢可存。

5. 工作薪資低,但也沒想辦法節流、開源,就這樣一天過一天,人生無目標。

設定存錢目標 才會有動力開始存錢

為什麼很多理財專家在教人存錢時,都要叫人「設定目標」?原因很簡單,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放在你面前、你的腦裡,你才會有動力。就像開車一樣,如果你開著車卻沒有目的地,那麼你這叫「漫遊」,開到哪算到哪,雖然看似悠閒,但因為是沒有目的地的隨意亂逛,腦袋是「放空」狀態,可能亂開的結果,什麼美景也沒欣賞到,只是徒增汽油費而已。

廣告

但是,如果你設定了目的地,例如決定今天要去台中武陵農場賞櫻花,目的很明確,你就會照著汽車導航開著車一路駛過去,不會亂繞路,到了武陵農場後,看到了美麗的櫻花,覺得這一趟來得值得!

這就是有目標與沒目標的差異。沒目標,心裡是空虛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往那個方向前進。存錢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設定目標,那就不會鼓舞自己「要努力存錢」,才可以實現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我有個朋友,在大學一畢業時,就設定了一個目標:她要在30歲時買一間自己的房子。她計算了一下,如果想買一間台北市室內25坪左右的房子,以民國70幾年的房價,大約要800萬左右,頭期款差不多要準備160萬,於是,她從工作開始,每個月一領到薪水,就先存下5成薪資,剩下的5成才是生活花費。

而且為了節省開銷,這位朋友依然住在中和家裡,每天搭公車(那時台北還沒有捷運)往返台北市區工作,每天光是搭車時間來回就花掉約2小時左右。但是,到了30歲,她已經存到140萬元,距離買房頭期款雖然還差了20萬元,不過她還是開始四處看房子,並且把每一間房子的價格、地點、格局、優缺點等都記錄下來,最後讓她找到一間符合她預算、地點與格局也都還不錯的華廈房子,只是坪數比她預計的稍小一點,室內大約22坪多,權狀則是28坪,她就用140萬元當作頭期款,把那間總價700萬元的電梯房買下來。

時至今日,雖然那間房子屋齡已經40年以上,但是房價卻漲到1600萬左右,等於增值了900萬元。這就是她有設定目標的理財成果。

錢非萬能 但沒錢萬萬不能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錢買得了幸福嗎?可能買不了,但是,沒錢的話,想做的很多事都沒法順心如意的去做,多數人的幸福感通常都會打折減半,甚至沒了幸福感。

文章寫到這裡,我想到一次搭公車,悠遊卡裡剛好沒錢,偏偏公車上的刷卡機不像捷運站可以自動加值,我只好趕緊翻皮夾打開零錢格,結果零錢只有14元,公車一段票是15元,就差了那1元…..我只好拿出零錢格內的50元銅板丟進公車錢櫃內……當時我腦袋裡突然冒出一句成語:「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唉,就差了1元,小姐我反而得多給公車35元才能搭車!妳說,1元重不重要?!

錢買不到幸福,但是,沒錢,真的很多事就不容易辦成。如果你是有一個夢想或諸多夢想的人,可能其中幾個夢想會跟錢扯上關係,那就請你趕快把這些夢想寫下來,並且將夢想的達成時間分成「短期」、「中期」、「長期」,甚至可以寫得更詳細點,例如:A夢想,幾年內要達成?B夢想,幾年內要達成……

如果你是月光族,那你更應該趕快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夢想),這樣你才會開始正視你的收入與支出之間的關係,然後你會push自己,不管是開始記帳、節流,還是開源……

把錢做分流管理 每一個帳戶都設定預算上限

設好金錢目標之後,你應該去開一個銀行帳戶,並且設定好自動轉帳。例如,我有個朋友Selena,她的薪資帳戶是在A銀行,但是她另外在B銀行開戶,然後在B銀行設定了4個帳戶,並且幫每個帳戶取名。

這4個帳戶她分別取名及設定金額比例:財富自由帳戶(薪資比例的20%,該帳戶是儲蓄投資專用)、長期計畫帳戶(薪資比例的20%,例如買房)、自我成長帳戶(10%,投資自己去學習、再進修)、保險帳戶(10%)。以上4個帳戶的金額共佔薪資的60%。這家B銀行的銀行卡,她交給母親保管,不放在自己身上。每次薪水一入帳到A銀行,就會按照上述的資金比例將薪水轉帳到以上4個帳戶內。

而在原本的A帳戶(就是公司薪資轉帳戶),她另外設定了3個帳戶:日常生活帳戶(15%)、自由玩樂帳戶(15%)、美容保養帳戶(10%,因為女生總是會買一些保養品或衣服等),佔薪資比例共40%。而這3個帳戶放在A銀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3個帳戶是屬於「會經常提領」的,所以提款卡自己保管,需要時就直接從A銀行提領。

如果不想像Selena這麼多帳戶,其實也可以簡化成3個帳戶理財法,分別是:儲蓄帳戶、需要帳戶、想要帳戶。儲蓄帳戶的存錢比例要隨著薪資調漲而逐年調升。而「需要帳戶」像是吃飯、買家用物品,「想要帳戶」則是買一些「想要」但不一定需要的東西,例如衣服、鞋子、包包等,重點是:就算薪資調漲,除了儲蓄帳戶要跟著調升金額比例之外,需要帳戶與想要帳戶都一定要維持原比例不動,這樣才不會「賺多花多」,而儲蓄帳戶才能在收入增加時也跟著增加存款金額。

很多人都說記帳很重要,對Selena來說,記帳就記個3至6個月左右,大概就能知道自己的花錢型態與去處,而在清楚之後,就靠上面的7個帳戶幫自己「設定預算」。因此,想要存到錢,關鍵是要能夠設定好每一個帳戶的「預算」,也就是說,透過記帳,你會先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接著,你一定要設定目標,然後去銀行開設幾個帳戶,並且把每個帳戶做好「預算比例」的分配,之後就很簡單,每個月按這個比例,把錢轉到各個戶頭去,你就能做到「預算控制」這件事,而實行的時間愈久,該養成的好習慣也養成了,該存下的錢也存到了,相信你絕對可以在39歲前存到自己的一大桶金!

money錢
money錢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0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跟人溝通理財知識。

★延伸閱讀★

想存一桶金 年輕時就別對自己太好

養成存錢的愉悅感 你會更容易存下錢

存錢不會致富 只有做這件事才能變有錢

投資謹守3原則 勝率百分百

別當「有錢的窮人」!創造現金流才是重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