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財經:中國銀監會擬出臺理財監管新規,分類監管、嚴控投向防風險

【財訊快報/蔣宛如】路透報導,中國加強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防範影子銀行規模龐大的風險。據兩位元瞭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銀監會近日下發徵求意見稿指出,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進行分類管理,分為基礎類理財業務和綜合類理財業務;商業銀行不得發行分級理財產品;並擬建立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

消息人士引述這份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稱,根據理財產品投資範圍,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分為基礎類理財業務和綜合類理財業務。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奇霖稱,「銀行理財資金監管新規將出,反映監管層金融降槓桿的政策意圖,這同時意味著央行通過貨幣寬鬆主動引導短端資金利率的概率大幅下降。」

銀監會曾於2014年12月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的舊版徵求意見稿,與之相比,新版新增根據理財產品投資範圍,將理財分為基礎類和綜合類兩類業務,只有綜合類理財業務可以投資於非標、權益類等資產。

四大行的一位資管人士表示,對理財進行分類管理勢在必行,根據底層資產劃分更有利於銀行控制風險。

招商證券估算,在全國2,500家銀行中,有250家左右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有投資權益類和非標資產的資格。

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林媛媛在報告中指出,銀行權益類理財在整體資管中占比較低,且最新發布的企業投融資改革中涉及投貸聯動和債轉股來看,管理層對銀行介入股權投資的大方向是支援的,預計不會影響權益投資在資管業務中的發展。

意見稿還明確提到,『商業銀行理財不能本行託管』,對此有市場人士稱,目前大行理財都是本行託管的,資金體內循環。如果跨行託管,這樣所有銀行理財資金都要跨行轉帳,將造成資金的巨大摩擦和擾動,這是殺傷力最大的一條。

廣告

新版徵求意見稿中,銀監會對理財產品投向進行嚴格規範;一方面禁止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信貸資產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上述資管人士表示,投資本行信貸資產一般都用於不良出表,有大型銀行通過信託投資相關資產受益權;投資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即用銀行自營資金接盤,這有利於打破剛兌,引導理財正確發展。「從我們行的規定看 如果我們發的理財出現不良還不起,我們就用自營資金把理財資金的窟窿補上,以保證投資人的收益。」

另一方面,徵求意見稿明確,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這意味著,不僅限制理財投資次級市場股票,還包括保本基金、分級A等產品。

另一位四大行的資管人士指出,這已經不僅僅是降槓桿,而是『做都沒得做了。』

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方面,除結構性理財產品外的預期殖利率型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50%計提;淨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這會影響銀行當期業績,並一定程度影響發展理財業務的動力。從計提水平來看,對預期收益型產品不利,推動銀行向淨值型產品轉型。但考慮到預期收益型產品目前存量巨大,轉型不是那麼迅速,會對銀行理財的利潤以及銀行業績有所影響。

中國股市上證綜指週三收盤1.9%,創一個半月最大單日跌幅,且失守3,000點整數大關。市場人士稱,銀監會新規對現在風行的次級市場資管計劃殺傷力較強,杜絕銀行委外以及分級產品實際上就是清算之前一些法規上灰色地帶的銀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