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高風險債給利,美壽險商狂掃

【時報-台北電】根據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的報告指出,自從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壽險業者就不斷增持高風險債券,其中只比垃圾級高出1級的債券已超過這些業者投資比重的逾1/3。

過去10年受到全球央行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導致公債等殖利率不斷下滑。這也促使AIG與大都會人壽(MetLife)等壽險公司為提高收益,相繼搶進高風險資產。惠譽警告這項轉變,恐使這些業者在下次經濟衰退時,信貸評級恐面臨調降風險。

該信評機構檢視了全美42家大型壽險公司帳目,發現金融海嘯前,A級債券高占壽險商資產配置的69%,不過到2018年第三季,這類債券比重下滑到61%。同期間持有BBB等級債券比重則從25%升高到34%。

惠譽分析,壽險公司近年來增加投資的高風險信貸領域大致可分3種:比垃圾級高出1到3級的債券,例如BBB+、BBB與BBB-;私募債券;擔保貸款憑證,也是外界所稱的CLO,這是將非投資等級貸款(Leveraged loans)重新包裝成證券化商品出售。

惠譽保險信貸主管魯克(Mark Rouck)認為,雖然高風險債券的高殖利率可以符合壽險業者的獲利目標。

不過拉高報酬率並非是這些公司增持高風險債券的唯一原因。一連串公司債信評遭到降等,使得壽險商在尋求高評級債券的過程也更趨困難。

惠譽在報告中也提到,壽險業者還增加對非流動資產的曝險,像是私募債券。儘管如此,魯克認為這些業者有足夠現金可以償還債務,他說「保險公司整體而言具有非常強勁的流動部位,所以不至於產生重大的風險。」

Conning資產公司投資策略長席加(Rich Sega)也認為,理論上增加新的資產類別有助於壽險業者投資分散化,使得整體資產配置更加安全。

他強調,「若只看企業評級,信貸品質似乎下降,不過資產的違約風險並沒有因此上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