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差租金又貴:為什麼香港愈來愈多人睡在麥當勞?

麥當勞,相信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相對便宜的餐點、方便快速的特性,加上全天候有冷氣吹,這讓這家1940年成立、至今全球已拓點逾3萬5000家門市的速食店,成了各國民眾聚會、讀書、休憩之首選。

不過,在最近一項令人吃驚的調查發現,在僅僅5年的時間裡,香港(Hong Kong)所謂的「麥難民」(McRefugees)就已經比當年更增加了6倍,愈來愈多居民們選擇在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過夜──有些人趴在桌上、躺在椅子上,更誇張的是還有自備睡袋的人。

《CNN》報導,這項研究是由非營利組織、國際青少年商會(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JCI)所進行,調查發現在今年6、7月間,共有334人長期在香港麥當勞過夜,比2013年僅有的57人還要增加了不少。

然而,研究專家發現,這些選擇在麥當勞過夜的人,並非全然都是無家可歸。

事實上,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其實有其它地方可以入睡,例如公屋或郊區老家,而大多數人有全職或兼職工作。許多一般普遍認為這些麥難民無家可歸或失業,但並非如此,專家說,「他們有睡覺的地方,但他們不會想回家。」

生活成本太高 麥當勞成了避風港 

像是香港這樣小人物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這座看似華麗輝煌的水泥叢林間上演,也許摩天大樓一棟比一棟高、精品等奢侈用品店一家一家開,全國GDP更高達3209億美元,但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加上物價連年攀升,許多香港人只能在如此壓抑的生活下,勉強餬口維生。

廣告

《新都市危機》(The New Urban Crisis)一書作者查德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曾經在其著述中提到,「香港是一個不可抵擋的不平等極端案例,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將來反彈的不只是經濟,而是政治上的反彈,人民最終會發出怒吼。」

專家強調,像是這樣選擇在麥當勞過夜的居民,諸多面臨社會和經濟挑戰,像是高租金、龐大的電費等,甚至是租屋處的環境品質過糟,他分享,「很多人的租屋空間小到根本不到2坪,而且沒有窗戶、雜物堆滿地,生活在其中就像籠中鳥般不自在──不開冷氣也會悶死,倒不如買個餐點就在麥當勞耗上一天舒適得多。」

甚至麥當勞還提供網路、插座,不管做什麼都很方便。

麥當勞:盡力提供愉快環境

對此,香港麥當勞曾表示,由於香港有120個據點全天候營業,「有些客人可能會在此用餐、休息超過一夜,然而,我們致力為長時間待在餐廳的人提供服務,無論他們的原因是什麼,都會盡力地提供愉快的用餐環境。」

官方還強調,已經訂定並培訓第一線員工的應變指南,特別是在這樣過夜的狀況下,以期能夠處理不同的紛爭。

房價高的嚇人 買房根本天方夜譚

根據市調公司Demographia在 2017年的一項研究,香港擁有世界上最負擔不起的租屋市場──房價從1997年的平均每坪2萬8000美元(約台幣86萬)上漲到今天的6萬3000美元(約台幣194萬)。

香港貧富差距的論調,最終往往會回到一個根本問題:土地。根據Demographia的估計,自14年前房地產蕭條結束以後,房價漲了將近400%,有錢人利用炒房的轉手獲益迅速致富,而窮人,卻根本成天被租金追著跑。

如果你曾經去過香港,甚至住在九龍半島上的廉價旅社,你會發現那樣不到2坪的居住空間,其實就是香港的城市縮影──超集中模式的住宅、近乎沒有喘息空間的桎梏感,睡覺、用餐、吃飯都只能在小空間內完成,令人無奈。

報導強調,香港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建設商,彼此互利在一個荒謬的制度底下,技術上擁有土地的香港政府,把長期租賃權交給開發商,而香港的政治領袖,則是由李嘉誠或李兆基這樣等1200名權貴選出,如此惡性循環下,種下貧富不均的萬惡根源。

麥難民:物資和心靈都空虛

其它造成會睡在麥當勞的因素,包括家庭和個人衝突。像是有一名年輕的建築工人因為與父母的關係緊張,而不喜歡待在家裡;另一名55歲的婦人決定在麥當勞睡覺,以避免回到有家暴虐待傾向的丈夫身邊。

有些人甚至在沒有衝突的情況下也會避開他們的家園──例如一位沒有孩子的老年婦女,在丈夫過世後發現她在家難以忍受孤獨,而且會憶起過去的種種,因此她決定不要回家,避免不必要的憂傷。

專家說,「研究發現人們不僅口袋貧乏或財富匱乏,而且他們的靈魂和生活都充滿了空虛。」

國際青少年商會向香港政府推薦了幾項措施:包括為個人福利組織和社會工作者提供更多資源,並追蹤麥難民的統計數據以及未來安置方式。

專家說,更重要的是,人們需要改變社會態度,而政府更要這麼做,「生活在現代,我們鮮少與陌生人交談,我們也缺乏關心我們旁邊的人,希望藉著這樣的研究,鼓勵我們的朋友、更關心自己生活周圍的人。」

部分圖片來源:coconutsmashable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