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腫減壓 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 治療大城市病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昨 (28) 日發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2016 年 - 2030 年)》草案提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到 2020 年減至 2860 平方公里左右,2030 年減至 2760 平方公里左右。到 2020 年,北京人口規模控制在 2300 萬人,相當於一個台灣的人口,致力於破解「大城市病」症狀。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為 2172.9 萬人,這意味着北京未來 3 年內的戶籍人口增長,數量將控制在約 100 萬人的範圍。專家表示,這是北京總體規劃首次由「增量」轉為「減量」,意在為京城「消腫減壓」。

香港《文匯報》報導,草案分為 6 大部分。包括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調整城市空間佈局,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科學配置資源要素,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決「大城市病」以及轉變規劃方式,保障規劃實施。

到 2020 年,北京市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到 2030 年,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治理「大城市病」取得顯著成效,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大城市病」是指大城市裡出現的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房困難等症狀。

在城市規模方面,人口規模到 2020 年將控制在 2300 萬人。截至 2016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為 2172.9 萬人,同比增加 2.4 萬人,增量同比減少 16.5 萬人。北京常住人口增量、增速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城六區常住人口進入由增到減的「拐點」。

廣告

草案還提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到 2020 年減至 2860 平方公里左右,2030 年減至 2760 平方公里左右。 另外,2020 年 PM2.5 年均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 56 微克左右,2030 年達到國家標準每立方米 35 微克左右。

草案還提出,構建「一主、一副、兩軸、多點」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主」為中心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一副」則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兩軸」包括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多點」包括門頭溝、房山、順義、大興、亦莊、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延慶 10 個周邊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