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聖專欄-機器人理財與ETF的完美結合

工商時報【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在各領域的運用可說是無遠弗屆,除可做到自動駕駛、打掃家務、健康追蹤、下圍棋等外,也能協助管理你的投資組合,即機器人理財(也稱智能理財Robo-advisor)。 所謂智能理財平台,即透過線上了解投資人的風險屬性、投資目的、投資期間後,經由複雜的演算法(Algorithm)與量化投資(Quant)建議予投資人最適化、客製化的投資組合,並定期追蹤投資狀況及自動化再平衡(Auto-Rebalance)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風險,智能理財與傳統投資最大的差異是減少人為的判斷與增加自動化的服務。 國外的智能理財公司持續蓬勃發展是最佳的證明,例如純粹從智能理財出發的美國公司Betterment、Wealthfront成立約10年,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已分別達到73億美元與50億美元;另美國主要ETF發行公司前鋒(Vanguard)及美國主要電子券商之一的嘉信證券,也跨足至此領域,據彭博(Bloomberg)預估,2020年全球智能理財的規模可能成長到2.2兆美元。 為什麼智能理財平台會持續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主要有幾點原因: 一、提供高便利性。現代人對於網路與科技依存度持續提升,也改變人們投資習慣,只要透過行動裝置就能做得到即時、物廉價美的投資理財建議。 二、不信任理財專員。金融海嘯後,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懷疑理財專員是否真正以客戶利益為優先。智能理財減少了傳統人為主觀影響,以電腦演算法管理配置資產,保持更多的理性與紀律。 三、小資族也能體驗法人級的理財服務,過去除非是VIP客戶,一般投資人較難得到完整及客製化的投資建議,隨著科技進步與智能理財平台的出現,小金額也能得到專業的建議。 四、收費結構的改變,傳統的財富管理以交易手續費為主要費用,智能理財則是以投資金額的規模來收取顧問費用,此收費模式的改變將有效降低理財顧問「帶進帶出」的現象,導向更穩健的長期投資。 值得注意的的地方在於,國外的智能理財公司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喜歡使用ETF作為資產配置的元件,鮮少使用共同基金,分析ETF作為投資組合元件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一、交易手續費低。二、基金經理費低,低成本的優勢將反映在長期的績效上。三、資產類別更多元,一般共同基金僅提供股票、債券類型;ETF則提供股票、債券、商品、外匯類型,更能分散風險。四、交易靈活性高,當投資組合進行調整時,一般共同基金轉換須待價金入款方能轉換,過程需要幾個工作日(約T+3∼T+7日)才能實現;ETF則是在日內(T+0日)就能完成轉換。 針對此趨勢,國外的智能理財公司主要皆是使用ETF作為投資組合推薦的原件,台灣的資產管理業者應當盡速與國際接軌,元大投信目前為台灣最大ETF提供者,未來除了持續帶給市場多元及創新的ETF產品外,也將提供更多專業的ETF投資組合、ETF交易策略、ETF市場教育給投資人,進而協助投資人達到資產升值,是資產管理公司最大的使命。